北京

房地產
北京房價跌了多少?

根據中介的說法,北京的賣房人正在大幅降價,儘管官方數據顯示,作爲中國向來最紅火的房地產市場之一,北京樓市仍然具有活力。

展望2023:北京減量發展,財政如何再平衡

羅志恆:首都轉型發展,意味著從聚集資源求成長,轉向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佈局調整;加強財源建設、預算及績效管理及民生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疫情下的北上廣深財政:涼熱不同

羅志恆、徐凱舟:受國內疫情反彈和國際政治格局變化等因素影響,多地財政壓力明顯加大。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財政形勢,有何不同?

每週時事分析:上海解封,北京抗疫模式獲勝

曹辛:就當下北京和上海兩種抗疫模式而言,經過綜合比較可以說,面對奧密克戎病毒侵襲,北京模式勝,上海模式則是不成功的。

Delta變種疫情促使北京實施旅行限制

中國此輪由Delta變種引發的疫情迅速蔓延,在已接種疫苗人羣中造成罕見感染,北京市已取消北京往返較高風險地區的列車、航班和客車班線。

與FT共進下午茶:京兆尹主廚尹浩

尹浩認爲,雍和宮旁的京兆尹不是一家小衆的素食餐廳,如何用中西合璧的蔬食引領綠色的生活方式,纔是餐廳面臨的最大挑戰。

樂尚街
北京1986:被遺忘的中國留影

德蘭斯菲爾德:最近偶然翻出30多年前我在北師大任教時拍攝的未曾洗過的一組底片,將我的思緒帶回到當時處於社會變革邊緣的中國。

北京市發佈防汛預警

擔心2012年洪澇災害重演的北京市政府,已關閉公園,建議市民避免不必要的旅行,並取消了大興機場的航班。

後疫情時代的北京高級餐廳

謝立:即使是星級餐廳的一道炒青菜,也是家常難以複製的。就算你有配方,也沒有專業廚房的火力。北京高級餐廳疫情後出品更加精進。

北京新冠疫情擴大 中國收緊管控

過去六天北京新增確診病例已達137例。週三,北京取消大批航班,關閉了學校,並再次部署大量社區工作者在小區門口測量體溫。

北京半數市轄區報告新增新冠確診病例

北京各區已重新採取措施控制人口流動,數座中國城市已警告人們不要前往北京。這次新的爆發或對中國恢復經濟的努力造成打擊。

北京市緊急應對第二波新冠疫情

爲了應對新出現的本地傳播病例,中國首都被迫封鎖了多個居民小區,並關閉位於該市西南的一處大型海鮮和蔬菜市場。

樂尚街
北京畫廊周勇敢開市

林昱:在全球所有的展會都取消了的環境下,我們懷著最低的期待,開啓了2020第一個展覽,並遇到「報復性看展」的人流。

汽車
北京車展因新冠疫情延期

車展舉辦方宣佈,因北京市政府採取了最嚴格的措施來應對此次公共衛生危機,北京車展將延期舉行,具體日期不定。

樂尚街
一個寫作者的北京生活推薦

闞超羣:在北京生活了10年,與你分享我喜歡的居住地、酒吧、餐廳,以及散步和寫作地點。

樂尚街
長城腳下:睡夢中的音樂會

子川:這個時長8小時的音樂會從晚上十點演奏至第二天清晨。現場300餘觀衆躺在牀上,在音樂中入睡並醒來。

北京新機場:發展與環保再平衡

馮灝:中國北京大興機場的建設在滿足人們日漸成長的出行需求的同時,是否還會帶來新增的碳排放?

中國:古典音樂的新機遇

子川:古典音樂的發展遭遇世界性挑戰之際,中國對這個西方高階藝術卻有強烈的好奇心,並由此帶來發展機遇。

霧霾
霧霾再次籠罩華北

週三北京PM2.5值最高時突破300,河北省的空氣質量則更糟糕。先前相關部門爲推動經濟成長而下調了環境目標。

樂尚街
一位英籍華人眼中的北京

FT駐京記者楊緣是英籍華裔,從小在英國生活。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兩年後,她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了當代北京生活。

房地產
問診房租亂象:病在產業政策和「二房東」模式

陶之衝:產業政策向長租公寓傾斜,以及掌握了大量房源的房產中介與資本聯手把「二房東」生意規模化,是本輪房租暴漲背後的原因。

房地產
7月份北京住房月租金同比上漲25%

當地媒體援引專家和分析師的話指出,通過轉租合同主導北京租賃市場的房地產中介,可能是房租上漲背後的關鍵推動因素。

北京
用疏導法治「北京病」

羅天昊:北京未來要控制人口,不應用堵的方法,而應用疏的方法。雄安新區承擔的一大使命就是分流北京的資源。

北京
北京,誰的首都?

鄧聿文:嚴厲限制外地車和以房控學的治理方式是本末倒置,非但不能解決問題,本身就是問題,只會傷害更多人。

樂尚街
藝術北京2018:從高階到親民

Louis Hothothot:13年曆史的「藝術北京」藝博會姿態更親民,展品也以發展消費級藏家和新藏家爲主要方向。

日新月異的北京

凱瑟克:30多年來我常造訪中國。這次到北京,卻進入了一個幾乎沒有現金的世界,整個城市的面貌也在發生鉅變。

社會
覆盤北京「清退低端人口」始末

黎巖:北京「清退運動」事件起始於簡單命令,變形於施政期間,迷茫無措於事故後期的黑色荒謬情節。

北京
圖片故事:2017年的北京變遷

Jady Liu:從整治衚衕、拆除藝術區、到近來城中村的騰退等各種或大或小的變化,最終城市會呈現出什麼樣的面貌,無人能知。

圖解:北京最新清理整治行動,影響範圍有多廣?

我們蒐集了過去3天北京出現的135張「趕人」通告,用最新數據記錄下北京這波拆除行動的影響範圍。

北京驅離「低端人口」引發社會譁然

100多名知識分子聯名上書,反對拆房趕人行動,稱其「嚴重踐踏人權」。一些市民自發幫助被清退的務工人員。

中國大城市政策中的多重博弈

劉遠舉:如果沒有解決意識形態與社會治理機制上的深層次問題,中國特大城市的人口數量,必將受到長期抑制。

北京
還地於民:從北京趕人反思土地政策改革

黃張凱:北京周邊殘破是郊區農民無法保護土地所有權的惡果。粗暴拆趕是逆城市化、逆產業聚集、逆市場化之舉。

北京南:今天的「低端人口」和1995年冬的浙江人

陳振鐸:因各種複雜關係,他們變成了從事低端產業的人,被「以業控人」,並又在運動式整治中被「以業驅人」。

逃離北京,留下什麼樣的背影?

斯遠:他們被甩出了這個城市的同時,其實也被甩出了生活的軌道。重新找回生活、找回生計,並非只是留下一個背影那麼簡單。

北京發起拆除非法住房行動

大興區火災導致19人死亡後,北京市政府宣佈在全市開展爲期40天的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專項行動。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四:一座城市的「計劃生育」

黎巖:北京正在經歷一場如同30年前計劃生育政策的翻天覆地的革命——在行政命令下對所有要素的全方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