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以建設通州「行政中心」和整治「拆牆打洞」等城市改造運動爲代表,中國首都北京近年來逐漸成爲當前領導層表達社會改造理念的試驗田和樣板間。這一系列措施的成敗必將成爲各地方政府參考和借鑑的標杆。FT中文網推出「北京的無奈」系列文章,梳理分析箇中利益糾葛與得失。本文爲該系列文章第四篇。
9月10日,在十里河一處已經斷水斷電的商鋪裏,小李和店主用手機螢幕的微弱光線照著,艱難地挑選瓷磚。每次看到中意的款式,兩個人都需要把瓷磚小心地抬到陽光下,再重新判斷一次。
陽光下和黑暗中的色差很大,小李經常推翻自己的選擇,沒一會兒就已經汗流浹背。但是,他仍然充滿了幸福感,因爲這已經是店鋪搬遷的最後一天。再過一天,如果想買同一個牌子、同等樣式的瓷磚,就要去店鋪齊整、燈光明亮的大型建材市場,價格至少貴出兩成以上。
您已閱讀12%(348字),剩餘88%(25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