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巖文章檔案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亮出天際線
關注
覆盤「亮出天際線」始末
黎巖:「亮出天際線」運動短短几天變得輿論沸騰,僅從操作上找原因是不夠的,城市管理者統治觀念和生活者主權意識之間的摩擦,或許纔是根本原因。
2017年12月17日
社會
關注
覆盤北京「清退低端人口」始末
黎巖:北京「清退運動」事件起始於簡單命令,變形於施政期間,迷茫無措於事故後期的黑色荒謬情節。
2017年12月11日
北京的無奈
關注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七:「洩洪」後的北京城
黎巖:幾十年前中國通過放開權力、改革換取經濟飛速發展,時至今日,巨大經濟體量的中國則希望通過官方設計、政府傾注資源來實現新的目標。
2017年11月15日
北京的無奈
關注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六:一座爲服務而存在的城市
黎巖:北京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由政治服務型城市向市民生活型城市的轉變,而這成爲北京發展城市服務業的根本性阻礙。
2017年10月8日
北京的無奈
關注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五:「安靜」成爲北京城區的法定宿命
黎巖:減量與發展,看起來是完全矛盾的兩個詞,但它們就這樣被緊緊拴在一起,構成北京2030年之前的建設主調。
2017年9月26日
北京的無奈
關注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四:一座城市的「計劃生育」
黎巖:北京正在經歷一場如同30年前計劃生育政策的翻天覆地的革命——在行政命令下對所有要素的全方位減少。
2017年9月17日
北京的無奈
關注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三:住宅小區分區的「窘三角」
黎巖:如果不承認事實上存在的階層差異,甚至試圖去抹平,那麼分區隔牆只是開始,類似管理窘境還會在其他領域浮現。
2017年9月12日
北京的無奈
關注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二:整治「拆牆打洞」——北京的離心機模式
黎巖:北京整治行動的大原則是不會更改的,沒有人能夠和一臺已經設定好程式的離心機探討規則,商談法理。
2017年9月5日
北京的無奈
關注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一:「均貧卡」空降北京小區?
黎巖:單價差六倍的限價房和別墅被政策性地劃歸同一小區。物業費相差懸殊的它們是否應享受同等小區權益?
2017年8月23日
電視劇
關注
《人民的名義》:荒謬的真實
黎巖:這部中國熱播劇在完成其「揭黑反腐」的劇情設定時,順便也把一些中國官場潛規則「洗白」了。
2017年4月24日
財富管理
關注
中國房價暴漲時代真的過去了?
黎巖:有自住需求,希望房子能起保值作用的,就買房;無自住需求,視房子爲有效投資品的,別入場。
2017年4月24日
智慧城市羣
關注
雄安新區能給北中國帶來一場化學反應嗎?
黎巖:雄安新區的核心要義將是在那裏建設出一個以新移民建設力量爲主、以高階和發展態勢產業爲先的經濟活力帶。
2017年5月27日
財富管理
關注
「樓市心理調查」系列之四:房價背後的金融推手
黎巖:金融已然是助推房價的最有力槓桿,數輪調控政策打擊目標瞄準購房需求,但打擊方式只有一個:通過准入門檻和信貸額度卡死金融通道。
2017年4月24日
財富管理
關注
「樓市心理調查」系列之三:房價暴漲背後的囚徒困境
黎巖:本輪房價暴漲潮不同於以往的最大區別是,原本應各自牽制的政府、開發商、購房人三方持有了相同的目標。
2017年4月24日
財富管理
關注
「樓市心理調查」系列之二:樓市調控者的「糾結」心理
黎巖:房價越調越高並非管理層的初衷,但在拉動經濟目標下,確實沒有其他車比房地產這輛車更好開。
2017年4月24日
財富管理
關注
「樓市心理調查」系列之一:搶著上車的購房者
黎巖:購房者瘋狂「搶著上車」,開發商齊捧地王,政府樓市調控越挫越勇,他們各自行爲背後存在怎樣的心理?
2017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