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巖文章檔案

覆盤「亮出天際線」始末

黎巖:「亮出天際線」運動短短几天變得輿論沸騰,僅從操作上找原因是不夠的,城市管理者統治觀念和生活者主權意識之間的摩擦,或許纔是根本原因。
2017年12月17日

社會
覆盤北京「清退低端人口」始末

黎巖:北京「清退運動」事件起始於簡單命令,變形於施政期間,迷茫無措於事故後期的黑色荒謬情節。
2017年12月11日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七:「洩洪」後的北京城

黎巖:幾十年前中國通過放開權力、改革換取經濟飛速發展,時至今日,巨大經濟體量的中國則希望通過官方設計、政府傾注資源來實現新的目標。
2017年11月15日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六:一座爲服務而存在的城市

黎巖:北京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由政治服務型城市向市民生活型城市的轉變,而這成爲北京發展城市服務業的根本性阻礙。
2017年10月8日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五:「安靜」成爲北京城區的法定宿命

黎巖:減量與發展,看起來是完全矛盾的兩個詞,但它們就這樣被緊緊拴在一起,構成北京2030年之前的建設主調。
2017年9月26日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四:一座城市的「計劃生育」

黎巖:北京正在經歷一場如同30年前計劃生育政策的翻天覆地的革命——在行政命令下對所有要素的全方位減少。
2017年9月17日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三:住宅小區分區的「窘三角」

黎巖:如果不承認事實上存在的階層差異,甚至試圖去抹平,那麼分區隔牆只是開始,類似管理窘境還會在其他領域浮現。
2017年9月12日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二:整治「拆牆打洞」——北京的離心機模式

黎巖:北京整治行動的大原則是不會更改的,沒有人能夠和一臺已經設定好程式的離心機探討規則,商談法理。
2017年9月5日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一:「均貧卡」空降北京小區?

黎巖:單價差六倍的限價房和別墅被政策性地劃歸同一小區。物業費相差懸殊的它們是否應享受同等小區權益?
2017年8月23日

電視劇
《人民的名義》:荒謬的真實

黎巖:這部中國熱播劇在完成其「揭黑反腐」的劇情設定時,順便也把一些中國官場潛規則「洗白」了。
2017年4月24日

中國房價暴漲時代真的過去了?

黎巖:有自住需求,希望房子能起保值作用的,就買房;無自住需求,視房子爲有效投資品的,別入場。
2017年4月24日

雄安新區能給北中國帶來一場化學反應嗎?

黎巖:雄安新區的核心要義將是在那裏建設出一個以新移民建設力量爲主、以高階和發展態勢產業爲先的經濟活力帶。
2017年5月27日

「樓市心理調查」系列之四:房價背後的金融推手

黎巖:金融已然是助推房價的最有力槓桿,數輪調控政策打擊目標瞄準購房需求,但打擊方式只有一個:通過准入門檻和信貸額度卡死金融通道。
2017年4月24日

「樓市心理調查」系列之三:房價暴漲背後的囚徒困境

黎巖:本輪房價暴漲潮不同於以往的最大區別是,原本應各自牽制的政府、開發商、購房人三方持有了相同的目標。
2017年4月24日

「樓市心理調查」系列之二:樓市調控者的「糾結」心理

黎巖:房價越調越高並非管理層的初衷,但在拉動經濟目標下,確實沒有其他車比房地產這輛車更好開。
2017年4月24日

「樓市心理調查」系列之一:搶著上車的購房者

黎巖:購房者瘋狂「搶著上車」,開發商齊捧地王,政府樓市調控越挫越勇,他們各自行爲背後存在怎樣的心理?
2017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