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財富管理

中國房價暴漲時代真的過去了?

黎巖:有自住需求,希望房子能起保值作用的,就買房;無自住需求,視房子爲有效投資品的,別入場。

4月18日,在實施重錘「限購令」滿一個月之際,北京祭出了第12項房地產調控措施。

這項措施貌似和購房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北京市所有科研、工業、酒店等用地不能再更改規劃爲住宅,但實際上,這是對於房地產業精準而犀利的一針猛藥。

自從「地王」變成一二線城市土地出讓時的常態,變更土地規劃從而調整房地產產品形態,幾乎是開發商最大的依靠。在充分的市場競爭之下,高價買來的土地已經幾乎完全沒有利潤空間。往往要等到實質開發階段,開發商再私下做工作,用消防安全、增設幼稚園或菜市場等公共設施之類的理由更改土地規劃,由此改變容積率或戶型,爭取到利潤空間。

您已閱讀9%(267字),剩餘91%(27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