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鎣祺文章檔案

對中國極端民族主義:放任還是干預?

黃鎣祺:極端民族主義不是中國主流,但仇日反美以及部分極端行爲必須得到各界重視和處理,如果放任不治理,將出現反噬。
2024年7月13日

對歐盟關稅政策,中國反制還是「以和爲貴」?

黃鎣祺:在中美經貿走弱的背景下,中歐經貿關係的權重就必然走強,面對突發關稅制裁威脅,中國政府所需要投放的外交資源顯然會更多。
2024年6月27日

日本
日本核電洩露損害賠償訴訟:受拷問的政府責任

黃鎣祺:現實看,日本法院在幫助政府擺脫民間受害羣體對其的集體追責,一定程度上看,無利於日本國內對這一巨大的災難進行全面理性的反思。
2024年4月29日

晶片
捷克與臺灣晶片產業項目衝突解析

黃鎣祺:臺灣與捷克的產業合作規劃預期之高,涵蓋面涉及之廣,反映了臺灣政府急於尋求擴大影響力的心理,但實際落地卻會遇到很多挑戰。
2024年3月27日

印度
印度推出「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效果有待觀察

黃鎣祺:儘管IMEC計劃被宣傳爲是對「一帶一路」的直接響應,但其規模和範圍明顯無法與「一帶一路」相提並論,其根源在於「缺乏預算」。
2023年10月13日

投資
美國依然是最受信任的投資對象國

黃鎣祺:據Kearney報告,在全球主要跨國公司對投資預期表現出消極之際,美國再次蟬聯跨國公司最受信任國家榜首,此爲連續第九年位居榜首。
2021年12月17日

礦業
鋰電池和配套金屬正推動全球礦業投資生變

黃鎣祺:動力能源市場將發生質的革命,在這一趨勢下,除開發本土鋰礦石,中國對新能源電池綜合原料的對外投資就顯得重要。
2021年12月15日

美國推動產業迴歸顯現階段性成果

黃鎣祺:三星和台積電雙巨擘在美國的落地與未來持續的競爭,使得美國在晶片這一軍民兩用技術上越發具有優勢。
2021年12月8日

中美關係:弱對話,強競爭

黃鎣祺:美國對華競爭已接近成爲美國政治精英和社會的共識,中美目前有限的接觸,其作用可以積極預期,但不宜太過樂觀。
2021年11月30日

輝達
從輝達收購安謀遇阻看國際競爭的實質

黃鎣祺:通過這一收購,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即在弱全球化時代,國家產業設計和競爭優勢的取得往往會通過跨國公司進行表達和執行。
2021年11月25日

晶片
美國索取跨國公司晶片數據,中國不宜袖手旁觀

黃鎣祺:對美國以行政手段要求晶片大廠提供特定數據,中國可以嘗試以「反壟斷」等形式要求各大廠商保證中國工業晶片數據資訊保安。
2021年11月17日

蘭德公司2021年軍民兩用量子技術主題報告評述

黃鎣祺:隨著中美兩國競爭從貿易和投資轉向以先進「軍民兩用技術」爲核心的博弈,中美兩國都在進行廣泛動員以實現在關鍵領域的關鍵突破。
2021年11月23日

大麻
中企對美投資大麻產業正當時

黃鎣祺:大麻產業鏈已成爲美國投資市場的新熱點,中國本土的產業鏈亦在不斷地擴張,部分敏銳的中企已經開始通過投資介入美國大麻市場。
2021年11月2日

FDI
2020年美國對華直接投資評述

黃鎣祺:從2020年美國資本在華投資佈局看,美國跨國公司會小心翼翼地在規避政治風險過程中努力尋求投資利益最大化。
2021年10月28日

2020年中國對美直接投資評述

黃鎣祺:即使在疫情帶來投資要素受限的背景下,中國對美直接投資依然維持一定的流動性,這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原因。
2021年10月22日

阿富汗
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應如何構建自身的執政合法性?

黃鎣祺:塔利班應從改變國內施政開始,積極構建與國際社會的利益關聯,積極塑造自身正面的形象,推動在國內國際層面的和解。
2021年10月13日

TikTok
在歐洲遭遇數據安全調查,TikTok如何應對?

黃鎣祺:任何一家網路企業都難以在對外投資中實現在短期內既符合東道國國家安全利益又符合社會利益,TikTok對此項調查有必要謹慎處理。
2021年9月28日

CPTPP
中國申請加入CPTPP的走勢研判

黃鎣祺:在美國尚未主導和介入CPTPP進程之際,中國申請會在理論上面臨更少的阻力。中國的市場體量和影響力已經成爲各方不能小覷的力量。
2021年9月24日

美情報機構發佈疫情溯源報告的信號解讀

黃鎣祺:國際社會複雜的博弈已經明顯地滲透到各國政治精英的認知中,對沖突的偏好勝過合作的偏好,大國的分裂只會增加全球抗疫合作的阻力。
2021年9月17日

中投可以填補軟銀騰出的市場

黃鎣祺:軟銀表達的觀望態度是中國政府整治科技行業行動在投資界的折射,而中投超強的實力,完全可以對接軟銀等留下的投資空窗。
2021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