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風險投資

中投可以填補軟銀騰出的市場

黃鎣祺:軟銀表達的觀望態度是中國政府整治科技行業行動在投資界的折射,而中投超強的實力,完全可以對接軟銀等留下的投資空窗。

8月,國際投資界的一大新聞是軟銀創辦人孫正義表示,在中國方面對科技行業的整頓程度變得清晰之前,軟銀將削減對中國新創企業的投資。掌控軟銀的孫正義表示,這家日本投資集團將在局勢落定之前持「觀望立場」,他希望這個時間只有一兩年。其實孫正義在之前就表示自今年4月以來,該公司只有11%的新投資投向中國,目前的表態只是先前決定的一個句號而已。

軟銀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IT公司擁有多數股份,包括:Vision Fund(願景基金)、阿里巴巴、ARM、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Uber、WeWork、滴滴出行等。軟銀中國資本(SBCVC)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管理公司,致力於在大中華地區投資優秀的高成長、高科技企業,曾成功投資阿里巴巴、淘寶網、分衆傳媒、萬國數據、華大基因、安翰光電、迪安診斷、理邦儀器等一系列優秀企業,並獲得了鉅額的回報。目前軟銀中國資本同時管理著多支美元和人民幣基金,投資領域包括信息技術、醫療健康、清潔技術、消費零售和高階製造等行業。投資涵蓋早期、成長期和中後期各個階段。在資本安排上,軟銀對華敞口很大,該公司所持阿里巴巴份仍佔其資產價值的39%。以公允價值計算,中國新創企業在願景基金投資組合中所佔比例爲23%,這是一種極高的比例。

事實上,在全球投資低迷背景下,軟銀的投資收益面臨滑坡。路透東京8月10日報導指出,最新的軟銀財報表明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39%,至7615.1億日元(合69億美元)。在美國電信營運商T-Mobile與Sprint合併後,軟銀於2020年6月出售所持T-Mobile股份由此提升了利潤。根據標普全球市場財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數據,軟銀的季度淨利潤高於預測,分析師預測其淨虧損面爲118億日元。爲了較好地解釋所面臨的困境,孫正義試圖澄清軟銀對中國科技領域目前出現的風險投資態度,同時利用業績報告試圖重新定義軟銀的公司形象。

您已閱讀27%(827字),剩餘73%(22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