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

中投可以填補軟銀騰出的市場

黃鎣祺:軟銀表達的觀望態度是中國政府整治科技行業行動在投資界的折射,而中投超強的實力,完全可以對接軟銀等留下的投資空窗。

中投
中投公司任命新董事長

知情人士稱,交通銀行董事長彭純將出任中國投資公司董事長,結束該主權財富基金爲期兩年的董事長職位空缺。

中投
中投聯手法國金融機構成立投資基金

這家中國主權財富基金將與法國巴黎銀行和私募集團歐瑞澤成立一隻10億至15億歐元的基金,支持歐洲大陸企業進軍中國。

投資
滙豐和中投籌設10億英鎊英國投資基金

滙豐和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正在進行「排他性談判」,擬設立一隻10億英鎊的基金,投資與中國有聯繫的英國公司。

中投公司出售黑石股份

中國主權財富基金此舉結束了在這家美國私人股本集團長達11年的持股,這似乎是範圍更廣的國際收縮的一部分。

中投
中投醞釀120億歐元收購倫敦倉儲物業集團

Logicor在歐洲擁有630多處地產,總倉儲面積達到1300萬平方米,賣家將是私募股權集團黑石。據悉雙方有望本週達成協議。

川普的商務部長人選與中投公司有商業往來

威爾伯•羅斯與中投曾同屬一個向鑽石航運投資10億美元的財團。一些人質疑羅斯能否公正地處理美國商務部涉及中投的訴訟。

「中國收購」時代來了?

中國數家政府投資機構在海外的投資金額越來越高,投資風格一天比一天主動。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萊昂斯最近表示,「我們正從『中國製造』階段進入『中國收購』階段。」

中投的投資風險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投是主權投資基金,按理投資重點應該在境外,目前觸角深入國內,難道想與多如牛毛的政府投資基金一較高下?

中投
中國投資者的苦惱

FT記者漢妮•桑德爾: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享有特權,能夠在全世界範圍內尋找最賺錢的機會。但大多數中國人無法享有這些機會,而他們儲蓄的回報低得離譜。

中投
中投擬投資西方基礎設施

中國投資公司董事長樓繼偉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表示,中投有興趣從英國開始,投資於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他指出,如今中國企業和投資者除了幫助建造基礎設施外,也希望在西方擁有並運營這些基礎設施。

中投
Lex專欄:中投不是歐洲的救星

60年前,共產主義救了中國。30年後,資本主義救了中國。現在,中國能拯救資本主義嗎?這是個不錯的想法。

中金
中金加盟倫敦證交所

中國國際金融(英國)有限公司成爲倫敦證交所400多家成員中,首家來自中國的會員公司。這一悄無聲息的舉動,可能會開啓中國投資英國和歐洲的一輪熱潮。

俄羅斯
俄羅斯的「白馬騎士」

對於擔心本國投資環境日益惡劣的俄羅斯政府來說,中國投資公司和中國建設銀行相繼承諾參與該國私有化的訊息,讓它們感到振奮。

中投
「中投將獲鉅額新資金」

三名知情人士稱,中國投資公司不久將從政府得到1000億至2000億美元的新資金。與此同時,中國正設法減小對美國國債的敞口。中國央行行長等多名高層人士表示,中國的外匯儲備已超出合理需求。

歐洲還能指望中國嗎?

在發生「西班牙誤會」之後,中國駐歐盟大使宋哲表示,中國仍然在歐洲尋找投資機會,也會考慮歐元區國家的主權債券。他說,並非所有海外投資都出於政治目的。

中投
中投多元化需要制度約束

中國安邦諮詢公司:考慮中投的資金成本、匯兌損失,並剔除掉匯金的貢獻,中投的海外投資之路仍不平坦。能對中投公司形成約束的制度建設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