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美關係

中美關係:弱對話,強競爭

黃鎣祺:美國對華競爭已接近成爲美國政治精英和社會的共識,中美目前有限的接觸,其作用可以積極預期,但不宜太過樂觀。

拜登在本月中期簽署了《安全設備法》(Safety Equipment Act),以防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等被視爲「安全威脅」的公司獲得美國監管機構的新設備許可證。這是美國政府打擊中國電信和科技公司等軍民兩用產業的新舉措。

從歐巴馬時期開始的對中國電信及設備製造商的打擊一直持續至今。今年 3 月,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將五家中國公司指定爲「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新法律要求聯邦通訊委員會不再審查或批准對國家安全構成不可接受風險的設備的任何授權申請。FCC 專員布倫丹•卡爾(Brendan Carr)表示,自 2018 年以來,該委員會已批准了 3000 多項來自華為的申請,但目前的新法案「將有助於確保華為和中興通訊等公司的不安全設備無法再插入美國的通訊網路」,這意味著,徹底否決了這兩家企業及其關聯產品以商業形式進入美國網路設備市場的合法性。

這次立法被列入制裁的公司還有達通訊、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和浙江大華科技有限公司。聯邦通訊委員會在6 月一致投票通過一項計劃,禁止這些中國公司產品被批准用於美國電信網路設備。根據在今年 6 月獲得初步批准的擬議規則,FCC 還可以撤銷先前頒發給中國公司的設備授權,這意味著美國政府及國內關聯商可以進行相應的違約而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已閱讀25%(548字),剩餘75%(16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