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美情報機構發佈疫情溯源報告的信號解讀

黃鎣祺:國際社會複雜的博弈已經明顯地滲透到各國政治精英的認知中,對沖突的偏好勝過合作的偏好,大國的分裂只會增加全球抗疫合作的阻力。

8月27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發佈「新冠病毒溯源調查報告」要點,認爲目前看新冠病毒源自自然界和實驗室洩漏的兩種可能性都不能排除。報告指責中國阻撓國際調查、拒絕共享資訊。白宮同日就新冠病毒溯源調查發佈聲明稱,中方阻撓溯源工作的國際調查,缺乏透明度,力圖糾集有關國家對中方施壓 。

完整的報告早在8月24日就已經送交白宮,但美國至今沒有公開,只發表了一份不到兩頁註明「不保密」的概要,闡述了幾點具體結論:四家情報機構和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認爲,最初的人類感染最有可能源於人接觸了感染這種病毒或與之相近的始祖病毒的動物。這些機構對這個結論的信心程度爲「低度」。一家情報機構認爲,第一起人類感染最有可能「源於」武漢病毒研究所實驗室相關事故,包括實驗過程、動物搬運、取樣等。該機構對這個結論的信心程度爲「中度」。概要的最後部分強調中國必須合作,外界才能就新冠病毒起源作可靠評估,同時批評中國不斷「阻撓」調查過程。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的報告表明,情報機構無法就新冠病毒的源頭得出一致結論,也無法就新冠病毒是否由實驗室洩漏達成共識,但可以確定的是,它不是一種人工研發的生化武器。這就排除了病毒是某一國家惡意研發並用于軍事目的可能。

白宮在8月27日發佈的新聞稿指出,疫情溯源的關鍵訊息在中國手中,但從疫情之初,中國政府就「阻擾」國際調查人員與全球公衛成員獲取這些訊息。時至今日,即使確診人數持續上升,中國仍「拒絕」外界呼籲的「公開透明」,而且「隱瞞訊息」。中國駐美大使館則發表聲明反擊,認爲由美諜報機構主導的溯源毫無科學性和可信度可言。新冠病毒溯源是科學問題,應該也只能由科學家而不是情報專家研究,況且美國諜報機構過去曾有不少捏造行爲,「諸如把一小瓶洗衣粉當作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證據,自導自演『白盔組織』擺拍所謂敘利亞化武襲擊影片。」

您已閱讀31%(762字),剩餘69%(17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