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恆文章檔案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中國經濟
關注
城投轉型的四個原則
羅志恆:城投轉型實質是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核心是剝離城投的政府融資職能、打破市場對地方政府提供隱性信用擔保和兜底的預期。
2024年9月2日
城投
關注
城投轉型是僞命題嗎?
羅志恆: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根源不在於城投本身,而是地方與城投的關係不清。城投轉型實質是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剝離城投的政府融資職能。
2024年7月18日
日本
關注
負利率結束,日本能否從「名義復興」走向「實際復興」?
羅志恆、廖佐夫:日本能否將「工資—物價」的良性循環拓展爲「企業投資—居民消費」的良性循環,是其經濟能否從「名義復興」走向「實際復興」的關鍵。
2024年4月8日
山西
關注
山西財政:煤炭「富」省與居民「窮」省,如何轉型
羅志恆等:山西轉型的關鍵,是打破煤炭的「資源魔咒」,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技能富民戰略、推進能源革命及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
2023年6月14日
東北經濟
關注
東北經濟:漫長的季節,何時等到春天?
羅志恆、 徐凱舟:從「樺林」看到東北經濟、市場、城鎮化的困境。要堅持以人爲本、產業優先,走出東北全面振興的道路
2023年6月5日
財稅中國
關注
從財稅視角看雲南:彩雲之南的「美」與西南邊陲的「愁」
羅志恆等:勝景是旅客的詩與遠方,也是雲南居民的現實生活。雲南集邊疆、民族、山區、貧困爲一體,該省的經濟與債務形勢如何?
2023年4月4日
財稅中國
關注
展望2023:北京減量發展,財政如何再平衡
羅志恆:首都轉型發展,意味著從聚集資源求成長,轉向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佈局調整;加強財源建設、預算及績效管理及民生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2月22日
財稅中國
關注
從財稅視角看黑龍江:肥沃「黑土」爲何堆不出「金山」?
羅志恆等:黑龍江資源豐富,重工業史十分輝煌。但因經濟中心南移、資源日趨枯竭、環保限產等因素影,目前仍處於經濟轉型期和機制改革深化期。
2023年2月16日
財稅
關注
財稅視角看吉林:「白山黑土」的轉型之困
羅志恆:作爲工業和糧食大省,吉林卻未能完成向經濟強省和農業強省的轉變,近年來經濟發展逐漸放緩落後,人口持續流出。轉型與財政之路何在?
2023年1月10日
中國經濟
關注
作爲經濟「優等生」,福建財政面臨什麼挑戰?
羅志恆:作爲經濟「優等生」,福建財政特點是對中央財政有淨貢獻、省級財政相對分權、民營外商貢獻佔比高。當前福建正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
2022年11月27日
中國經濟
關注
遼寧:東北老工業基地財政之「困」
羅志恆:遼寧省財政之困是經濟問題、財政體制等多方面矛盾的反映。解決遼寧財政是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必要時還需要中央政府的政策傾斜。
2022年11月6日
貴州
關注
財稅視角看貴州:茅臺酒能否解債務「愁」?
羅志恆、賀晨、牛琴:貴州財政最鮮明特點是債務問題。相較於常規方式,投資者更關注「茅臺化債」能否重現。
2022年9月25日
破局與重塑
關注
地方財政形勢困難,如何自救?(下)
羅志恆、徐凱舟:地方財政困難背後有何因素?如何破解?在千方百計守住財政底線之際,更需謹記營商環境、預期和信心纔是暢通經濟循環之本。
2022年9月13日
破局與重塑
關注
地方財政形勢困難,如何自救?(上)
羅志恆、徐凱舟:財政緊張之下,不少地方非稅收入提升,如何自救?地方政府千方百計紓解財政矛盾時,尤其要考慮正反兩面的影響。
2022年9月14日
破局與重塑
關注
中美達成審計監管協議,中概股能否雲開月明?
羅志恆、方堃:中美達成審計監管協議是權衡結果,中概股保住在美上市地位,也維護美方投資者利益,後續仍有賴於金融監管部門的智慧。
2022年8月28日
中國經濟
關注
財稅視角看江西:「中等生」如何突圍?
羅志恆、賀晨、牛琴:江西經濟長期徘徊在中游,與其交運路網布局偏慢、省會城市帶動偏低、營商環境等因素相關。江西財政的特點是什麼?
2022年8月22日
重啓與升級
關注
財稅看浙江:共同富裕「先行兵」的喜與憂
羅志恆:相對均衡的高水準發展,使得浙江具備對中央淨貢獻大、財政收入質量高等特點;在大變局下,浙江經濟與財政形勢面臨一系列挑戰。
2022年7月11日
重啓與升級
關注
冰封的土地財政,何時解凍?
羅志恆、賀晨、牛琴:土地出讓收入今年大機率仍是負成長,將影響地方政府財力;低迷主要受預期、需求、供給三方面影響,如何破局?
2022年6月20日
疫情
關注
廣東「富可敵國」,財政爲何面臨新煩惱
羅志恆、賀晨:廣東生產總值已連續33年穩居全國第一,趕超南韓和俄羅斯;擁有財力雄厚總量優勢的廣東,在未來也面臨一系列財政矛盾和難題。
2022年6月15日
中國經濟
關注
疫情下的北上廣深財政:涼熱不同
羅志恆、徐凱舟:受國內疫情反彈和國際政治格局變化等因素影響,多地財政壓力明顯加大。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財政形勢,有何不同?
2022年6月10日
中國經濟
關注
透視地方財政負成長:假象與真相
羅志恆、賀晨:部分地市財政矛盾加劇主要受到疫情與留抵退稅短期衝擊;未來財政緊平衡和收支矛盾加劇將是常態,財政工作要實現多目標平衡。
2022年5月19日
財政
關注
「雙城記」:解密廣州深圳財力差異
羅志恆、徐凱舟:GDP大體相當的廣州與深圳,爲何財政收入差異巨大?原因有三:總量、結構和體制;未來廣州和深圳財政即將迎來新一輪改革。
2022年5月10日
財政
關注
從三輪積極財政政策看財政之變
羅志恆、賀晨:中國經歷了三輪積極財政政策週期;當前經濟面臨三重壓力,財政面臨風險也不同於以往,政策更應注重短期與長期目標相結合。
2022年4月6日
大宗商品
關注
大宗商品上漲的蝴蝶效應
羅志恆、方堃: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或產生三大風險:宏觀經濟滯脹、微觀企業破產倒閉和居民終端消費品上漲導致的購買力下降。
2021年6月8日
中國經濟
關注
如何理性看待一季度經濟形勢
羅志恆:主要經濟體疫情控制後,中國的出口可能將回歸疫情前的常態水準。一季度的經濟存在四大不均衡,當前經濟短期有四大風險。
2021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