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展望

從財稅視角看黑龍江:肥沃「黑土」爲何堆不出「金山」?

羅志恆等:黑龍江資源豐富,重工業史十分輝煌。但因經濟中心南移、資源日趨枯竭、環保限產等因素影,目前仍處於經濟轉型期和機制改革深化期。

黑龍江坐擁中國最大最肥沃的黑土地資源,冰雪覆蓋率高、病蟲害發生率低,是天然的農業生產中心,截至2021年全省糧食產量連續十二年位居全國第一,素有「中華大糧倉」之稱。黑龍江省邊境線綿長,是亞洲與太平洋地區陸路通往俄羅斯和歐洲大陸的重要通道,是中國沿邊開放的重要視窗。「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黑龍江省還是我國冰雪旅遊資源、冰雪運動和冰雪旅遊品牌第一大省,「冷資源」成爲「熱產業」,推動第三產業蓬勃發展。

黑龍江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老工業基地,重工業史十分輝煌,造出中國第一架直升機、第一架輕型噴氣轟炸機、第一臺模擬電腦等「大國重器」,長期以來工業是拉動地區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但隨著經濟中心南移、資源日趨枯竭、環保限產等因素影響,黑龍江面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產業結構偏重、人均收入較低、人口流失嚴重等問題,目前仍處於經濟轉型期和體制機制改革深化期。2021年黑龍江地區生產總值爲1.49兆,排全國倒數第七;人均GDP僅有4.7萬元,僅高於甘肅,位居全國倒數第二。

經濟形勢反映到財政上,黑龍江省集中表現爲以下七大特徵:一是高度依賴中央轉移支付,對中央財政淨貢獻排全國末位。二是財政實力偏弱且增收乏力,收入質量不高、財政自給率偏低。三是稅收收入對煤油等礦產資源依賴度較高,資源枯竭、環保限產等衝擊當地經濟和財政收入。四是與全國平均水準相比,黑龍江省創造的稅源結構呈現出「消費稅佔比偏高、增值稅和所得稅佔比偏低」的特點。五是從省與市縣的關係看,省級政府掌控石油企業相關稅收收入,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佔全省的比重較高;基層政府支出佔比高,財政運行困難。六是低房價下,黑龍江土地出讓收入較低、政府性基金收入對綜合財力的貢獻較小。七是債務負擔較重、還本付息壓力較大,部分市縣面臨財政重整的風險。

您已閱讀13%(745字),剩餘87%(50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