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地處中國西南邊陲,西接緬甸,南鄰寮國、越南,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南亞的視窗和門戶。省內高黎貢山、怒山、雲嶺等巨大山系和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等大河自北向南相間排列,三江並流,高山峽谷相間,地勢險峻。「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壯闊與秀麗並存的自然風光帶來了豐富的礦產資源與旅遊資源,以菸草、礦業、能源、旅遊爲支柱產業,雲南省「十三五」期間經濟總量突破了2兆。但整體而言,地勢險峻的自然地貌、相對薄弱的農業工業基礎,使得雲南經濟實力位於全國中下游。2021年雲南GDP總量爲2.7兆元,排名全國第18位,人均GDP排名全國第23位。同時,蒼山洱海的勝景是旅客的詩與遠方,也是當地居民的現實生活。雲南集邊疆、民族、山區、貧困爲一體,曾是我國貧困縣數量最多的省份。雲南省下轄129個縣,其中88個貧困縣在2021年脫貧摘帽。
受到經濟總量與結構的影響,雲南省財政主要有六大特徵:第一,對中央財政的淨貢獻爲負,是全國對中央轉移支付最爲依賴的省份之一。2020年,中央對雲南的轉移支付的規模達4245億元,是全省財力的主要來源。第二,由於雲南省內經濟發展不平衡程度高、存在著明顯的三元結構,故省級財政統籌力度較大。第三,雲南省產業層次偏低,製造業貢獻的稅收超四成,其中菸草製造業對全省的稅收貢獻相對突出,創造的稅收佔製造業的71.1%;憑藉優越的旅遊資源,雲南第三產業也貢獻了四成以上稅收,但受疫情拖累明顯。第四,雲南省創造的稅收中消費稅佔比達到25.7%,位居全國第一,高出全國平均水準17.9個百分點,與雲南省是我國菸草生產的主要基地有關。但消費稅屬於中央稅,收歸中央所有,無法形成雲南省能直接留存使用的稅收收入。第五,財政收入規模處於全國中等偏下水準、財政收入質量較差、財政自給率持續低位運行。第六,隱性債務規模大、融資成本高,化解難度較大。2021雲南省廣義負債率爲102.4%,排名全國第五名。目前市場無形地存在「買債不入雲貴川」的某種共識,雲南城投平臺舉債融資較爲困難,對非標等高息融資方式較爲依賴,融資結構脆弱。
十四五期間,「謀發展」與「防風險」是雲南財政的重要任務。短期來看,需加強地方債務管理,防範隱性債務風險。雲南城投平臺信用事件頻繁出現,尤其是非標違約現象。雲南省政府應做好區域內城投平臺債務統計、監測、預警工作,定期提示債務還本付息,避免區域信用資質惡化。長期來看,財政政策作爲宏觀調控的有效手段,可以爲雲南的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有力的保障。一方面,支持雲南「走出去」,完成從市場末梢到開放前沿的轉變。雲南是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地區開放的大通道、橋頭堡,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2021年雲南省經濟外向度僅爲11.6%,對外市場尚未打開,其區位優勢未能轉化爲產業驅動力。另一方面,對內促進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夯實工業基礎。雲南省以旅遊業爲代表的第三產業發達,但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不足。可充分依託自身稟賦、發揮財政引導的作用,推動綠色能源、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健康養老等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