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蔚文章檔案

網路電商的戰國時代

FT中文網撰稿人張春蔚:中國零售市場金額最高的合作誕生了。阿里巴巴入股蘇寧,這宣告線上和線下企業的競合關係進入新時代,即零售市場可相容線上銷售和線下銷售的多重模式,誰都不能輕易將對方逼到牆角。
2015年8月13日

打車
北京打車難「種豆得瓜」

中國資深財經媒體人張春蔚:沸沸揚揚的打車難問題被提價所沖淡,但份子錢的紛爭仍在繼續。有著濃郁壟斷色彩的計程車公司管理制,已到討論存廢、去留之時。
2013年6月25日

計程車
被暗渡陳倉的計程車改革

資深財經媒體人張春蔚:一場「打車難」討論歷時大半年,終將以漲價收尾,全體消費者承擔了本輪調整的最終成本,計程車改革中最大的瓶頸份子錢,仍然無從觸及。
2013年5月24日

被攪混的水標準

資深財經媒體人張春蔚:農夫山泉的標準之爭,讓人想起了數年前圍繞純淨水和「健康水」的兩場大戰。紛紛擾擾的水戰背後,是千絲萬縷的商業利益和主管者的缺位。
2013年5月14日

潘幣發行人的危機觀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每一個聽說過潘幣的人都覺得很娛樂,可每一個拿到潘幣的人又覺得很歡樂。潘石屹手中的潘幣順應了「網意」。
2011年11月17日

「被改變」的企業家們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往往會遭遇政策和市場的不確定性。潘石屹、王長田、倪捷眼中的企業家精神和企業困境也各有異同。
2011年11月17日

老陳醋
打「破」的醋罈子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只有關注行業最高標準,才能推動山西醋產業的發展。如果還停留在山西醋的地域老本上,便容易被市場拋棄。
2011年8月9日

肯德基
一杯豆漿的追問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炸雞賣得貴有配方,可樂賣得貴有配方,沒有神祕配方的豆漿就不能賣貴麼?
2011年7月31日

牛奶
喝牛奶還是喝標準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安全的食品是需要成本的。過度強調牛奶標準的高低,本身也可以視作挾標準謀格局。看起來針對常溫奶,最終攪渾的是整個市場。
2011年6月30日

對話陳年:那些重要的轉折點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和陳年一起梳理過去十年的電商履歷是個有趣的回顧,究竟是誰在擔當開鎖人的角色?
2011年5月31日

「封殺」劉強東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 圍繞著京東的上市,看明白的、聽明白的、想明白的圍觀者,要麼等著劉強東自摸,要麼給他送牌,要麼就得給他送錢。
2011年5月18日

「老榕」王峻濤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6688總裁王峻濤認爲眼下熱鬧的電商行業,泡沫是區域性的,整個行業不會像2003年那樣上演慘烈的泡沫化。
2011年5月12日

電商單品的空窗期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對於要求省錢省時間的電子商務而言,價格永遠是一個最敏感的風向標。即使是一條品牌內褲,人們也希望更便宜。
2011年5月10日

網路
周杰談網路廣告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對話谷歌中國區前技術總監、浪淘金CEO周杰:效果廣告爆發後的潛力是十分巨大的,甚至可以講是顛覆了廣告市場的總規模和總市值。
2011年4月19日

網路
奇虎:「免費」的上市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網路中免費的也是最貴的。37億市值的奇虎360,還需交出更多的盈利目標,但周鴻禕已證明了自己對中國網路的理解。
2011年3月30日

惠普
李艾科:惠普不會出售PC業務

惠普CEO李艾科在接受亞太媒體電話採訪中表示,惠普不希望變成一家軟體公司,而是希望成爲IT行業中端到端完整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2011年3月15日

國美
分析:陳曉離職是誰的勝利?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陳曉離職,張大中履新,國美董事會之爭終告結束。順利交接之後,國美還將面臨7月份高階主管們股權兌現後的去留問題。
2011年3月10日

告別麪粉增白劑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在麪粉增白劑還要喫多久的問題上,經過長達十年的爭論,中國衛生部給出最終答案:5月1日起,禁止使用和銷售有增白劑的麪粉。
2011年3月3日

電子商務的百億大戰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蘇寧易購年度銷售目標80億元,這意味著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的規模競爭平臺已經提升到百億元級,否則將是小打小鬧。
2011年2月24日

百思買
第一時間解讀:百思買退出中國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經過近五年的努力,美國最大家電連鎖企業百思買最終未能理解中國消費市場。
2011年2月22日

B2B的天花板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輸出價值觀,不僅僅是馬雲一個人的事,一家上市公司的兩個直接領導者不可能不知道公司的核心價值觀。
2011年2月21日

對話李書福:將沃爾沃「放虎歸山」

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在FT中文網年度高峯論壇上與FT中文網總編輯張力奮對話時說:在中國,沃爾沃不想取代賓士、BMW或奧迪,沃爾沃就是沃爾沃,就是安全、低調、高品位。
2010年11月13日

癟錢袋下的高物價

FT中文網資深產業評論員張春蔚: 「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軍」之後,中國人餐桌上又一個開始飆升的農產品是「蘋什麼」……怎一個漲字了得?
2010年10月31日

辛北
踩著油門追趕美國

FT中文網資深產業評論員張春蔚:有人預測今年中國新車銷量可達1750萬臺,超過美國「史上最高水準」。在經濟總量超越日本之後,中國的「超美」情緒正日益濃厚。
2010年10月14日

如何解讀中國地產商成績單?

儘管遭遇今年4月以來的嚴峻調控,中國房地產業仍交出了頗爲亮眼的成績單,其中萬科和恆大分奪前三季度銷售金額與銷售面積冠軍。
2010年10月9日

國美
黃光裕vs陳曉

FT中文網資深產業評論員張春蔚: 9月28的投票結果,看起來似乎是陳曉所代表的國美管理團隊贏了,人們卻忽略了黃光裕入獄兩年來仍然堅定的捍衛住了自己的大股東地位,甚至還成功的回收了一項權利。
2010年9月28日

張大中
張大中戰北京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在北京,當年國美和蘇寧都做不過大中。年銷售在70億元的北京大中仍然沒有合併入國美上市公司。北京市場的格局仍然是黃光裕非上市公司的大本營。
2010年9月6日

國美
國美牌中牌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9月5日晚間,黃光裕以個人名義發佈名爲《我的道歉和感謝》的公開信,這個曾經的首富、殺伐決斷的不惑商人開始以悲情的一面示人。
2010年9月5日

國美
逐鹿國美

FT中文網資深產業評論員張春蔚:蘇寧總裁金明一人的身價已經遠遠超過整個國美高階主管團隊105人的身價。國美管理團隊的共進退,是捍衛股東利益還是自身價值?
2010年8月17日

打開國美后蓋

FT中文網資深產業評論員張春蔚: 未上市部分的國美,黃光裕想賣高價,陳曉想收低價,國美整體上市依然存疑。
2010年8月9日

黃光裕
「強弩」黃光裕?

FT中文網資深產業評論員張春蔚: 中國家電行業的龍爭虎鬥永遠精彩,這起管理層和大股東之間的博弈再次證明: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2010年8月8日

氣候拯救者的利益博弈

FT中文網資深產業評論員張春蔚:天寒地凍的哥本哈根目前是地球上最熱鬧的地方。此後兩個星期,這裏將上演一場錯綜複雜的利益之爭。
2009年12月8日

獨家對話張瑞敏:沒有商業模式的企業無法做強

FT中文網資深產業評論員張春蔚:張瑞敏認爲現代企業競爭是商業模式的競爭,如果尋求不到合適的商業模式,企業也可以做大但是很難做強。
2009年12月7日

碳減排
中國碳減排的深層問題

FT中文網資深產業評論員張春蔚:中國明確宣佈碳減排目標,溫家寶總理亦將出席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峯會。然而,中國下一步的問題是什麼?
2009年11月26日

「家電下鄉」後勁乏力

FT中文網資深產業評論員張春蔚:被寄予厚望的中國「家電下鄉」運動,10個月賣了500億,只有全年目標銷售的一半。是衝勁乏力還是對內需市場理解不利?
2009年11月24日

給溫家寶總理的經濟建言

參加FT中文網年度論壇的經濟學家在被問到自己會給溫家寶總理提什麼樣的經濟建議時,紛紛獻計,從讓人民幣升值到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2009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