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第一時間解讀

打開國美后蓋

FT中文網資深產業評論員張春蔚: 未上市部分的國美,黃光裕想賣高價,陳曉想收低價,國美整體上市依然存疑。

強弩之末,矢不能穿魯縞。沒了「政治生命」的黃光裕是不是也沒了經濟生命?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此次國美去「黃」抑或黃光裕倒「陳」,極可能出現的是前者,這意味著國美黃光裕一直堅守的控股權將旁落。

雖然一直以來,黃光裕對國美都留著一手暗棋:那就是國美只是部分上市。包括北京國美、北京大中、香港國美等在內的300多家門店都未裝入上市公司。作爲黃光裕當年發家之地,北京國美有些待價而沽:首先擁有國美商標,同時在上市之初的公告中顯示北京國美一度有數額高達10.7億元人民幣的債務。爲了包裝業績和出境投資,北京國美當年的這筆債務顯然蘊含著許多難以言說的細節。

您已閱讀20%(270字),剩餘80%(11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第一時間解讀

對剛發生的重大新聞進行迅速、及時的分析和評論,由FT中文網評論員或特約評論員撰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