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解讀

奧斯頓•馬丁能站上電動化潮頭嗎?

面對洶湧而來的汽車產業電動化升級,百年英倫超跑奧斯頓•馬丁需要在品牌和產品上同步順勢而變。
2023年4月26日

高階視點:能鏈智電如何在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領跑

吳雪廬表示,其認爲中國新能源行業未來是具有確定性高成長的,同時這個行業也是有著相對分散的本地化市場,需要標準化的規範服務。
2023年1月16日

賓士沉浸式報導測試

測試頁導語測試頁導語測試頁導語測試頁導語測試頁導語測試頁導語測試頁導語測試頁導語測試頁導語測試頁導語
2019年6月17日

王健林的新目標

除了中國首富,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希望戴上更多桂冠。在與FT總編輯萊昂內爾•巴伯的對談中,王健林暢談他在電影分發、青少年足球和打造中國好萊塢等方面的新目標。
2017年4月19日

對《人民幣是否還會繼續貶值?》一文的更正

FT中文網4月14日刊發的評論文章《人民幣是否還會繼續貶值?》中存在誤譯,我們就此可能對讀者造成的誤導表示歉意。
2016年4月18日

中國必要時可對北韓半島施壓

中國亞非發展交流協會理事曹辛:如果金正恩走得過了,美韓就可能有藉口對北韓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使局勢變得無法控制。因此,中國當前需要同時給半島南北雙方施加壓力。
2016年3月11日

勿堵塞「階層塑化」之路

陶短房:北京超越紐約成爲全球「10億美元富豪之都」,發自肺腑感到高興的恐怕只有利益攸關的極少數人。在中國經濟成長進入「新常態」之際,對貧富分化加劇可能造成的社會衝擊,必須有清醒的認識並積極予以應對,最需要警惕的是切勿繼續堵塞「階層塑化」之路。
2016年2月26日

「小區拆牆恐懼」考問中國城市文明

FT中文網公共政策主編劉波:當前中國最需要的不是心態開放、能接受政府隨意「拆牆破院」的民衆,而是心態開放的政府,以尊重市場規律、城市規劃原理而不是「拍腦袋」方式決策。
2016年2月23日

北韓氫彈試驗傳遞的三條資訊

中國亞非發展交流協會理事曹辛:北韓氫彈試驗聲明表明,它以美國「敵視北韓」爲幌子發展核武,對中國持既顧忌又不滿的態度,並準備在覈武之路上一條道走到黑。
2016年1月6日

中德特殊關係能走多遠?

FT中文網公共政策評論員劉波:歐洲大力發展對華關係並不意味著弱化對美關係,而是要強調自身價值,獲得鞏固對美關係的籌碼,並將自身樹立爲世界的重要一極。
2015年10月29日

中國對南海問題「雙軌思路」顯現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薛力:週末公佈的中國南海仲裁案立場檔案顯示,在應對南海爭端國際化上,中國立場已調整爲,以有限可控的地區化來防範無限不可控的全球化。
2014年12月8日

政法委不作爲「是對法治最大幫助」

以依法治國爲主題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落幕,引發各界對改革政法委系統的期待。蘇州大學法學教授周永坤認爲,如政法委繼續存在,司法獨立就很難實現。
2014年10月23日

達佛斯上的「底線」討論

FT中文網編輯霍默靜:中國宣傳部門高官魯煒亮相達佛斯,與外國嘉賓同席討論,可謂開放透明的積極信號。他也借這一國際場合,再度強調中國網路管理的「底線」。
2014年9月15日

讓外企擔憂的「中國夢」

FT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霍默靜:對匯聚天津參加夏季達佛斯的全球商界精英而言,「中國夢」已是頗爲尷尬的名詞,中國曾是他們獲取財富的夢想之地,但如今中國的反壟斷運動卻令他們「夢醒」。
2014年9月9日

UC對阿里的價值

網路產業觀察人士王冠雄:在馬雲建設「移動的電商帝國」之際,UC能爲阿里巴巴帶來極度寶貴的移動流量,也能讓阿里巴巴在移動搜尋領域挑戰百度和騰訊。
2014年6月11日

好的城市規劃是公衆參與出來的

FT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霍默靜:這是一個有趣的狀態——印度用從中國學來的參與式管理實現著官員民主思維的轉變,而中國討論「人的城鎮化」規劃的決策時還未引入公共參與。
2014年4月14日

即將到來的美中衝突?

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理事鄧聿文:近日美中關係火藥味十足。美方處處圍堵中國,是爲歐巴馬出訪亞洲盟國造勢,還是反映出它更深層更長遠的外交戰略選擇?
2014年4月9日

不應止於默哀

FT中文網言論編輯霍默靜:中國官方輿論長期對民族問題諱莫如深,媒體集體失語,以致中國公衆對新疆問題無從瞭解。除了譴責和默哀,「兩會」還能爲昆明做些什麼?
2014年3月4日

黨政一體下的中國「兩會」

FT中文網言論編輯霍默靜:中共十八大之後,中國權力結構發生顯著調整,政府權力向執政黨收歸。今年「兩會」,無疑會因此帶上更強的「黨性」。
2014年3月7日

「媒體監督」的黑色喜劇

FT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劉波:媒體監督食品安全,不僅正當而且必需,但這種監督應當是客觀、公正和專業的。避免媒體這一公共資源的公器私用,也攸關公共利益。
2013年5月7日

稅收立法應收歸人大

FT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劉波:「國五條」再度引發到底何人擁有中國徵稅立法權的討論。中國亟需告別「人大授權」這類過渡性機制,以法律確定稅收主體的權利義務。
2013年3月7日

「收入倍增」首先需要擴張民權

FT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劉波:緩解持續拉大的收入和財富差距,最主要的是要打破那些目前仍在損害個人自由、抑制競爭的制度,保障、伸張和擴大基本民權。
2013年3月6日

空泛的「大部制改革」是捨本逐末

FT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劉波:政府體制改革的「本」在於改變傳統的政府職能,增強公民社會對政府的監督,而至於採取「大部制」還是別的方式,只是「末」而已。
2013年2月26日

FT中文網徵文:我的2012(一)

2012年接近年尾,FT中文網舉行「我的2012」微網誌徵文活動。我們將選取百條優秀作品,每位讀者奉上特別獎品。這裏發表的是我們選取的一些已投來的徵文。
2012年12月8日

及時拔除貿易戰引線

FT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劉波:溫家寶訪歐,歐盟暫時擱置反補貼案。在經貿摩擦方面,中歐「息兵罷戰」但中美「戰事」升級,燃眉之急是避免中美貿易糾紛失控。
2012年9月20日

俄APEC峯會背後的虛華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方亮:在剛剛於符拉迪沃斯託克落幕的APEC峯會上,俄羅斯向東發展戰略高調亮相,但要想真正融入亞太,已失去先機的俄羅斯恐怕需要重新定位。
2012年9月10日

須審慎對待的中俄關系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方亮:普丁表態「將爲達賴喇嘛訪俄創造條件」,這絕非中國官方所樂見。在中俄國力及戰略地位變化的時刻,有必要重審一向良好的中俄關系。
2012年8月3日

中國需構建亞洲安全對話機制

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孫興傑:本次香格里拉對話,中國雖所派代表級別不夠,但仍成爲主角。長期而言,中國需要構建並主導類似於博鰲亞洲論壇的安全合作框架。
2012年6月5日

魏橋模式:挑戰「官辦」新力量

中國內地撰稿人羅天昊:陝西地方電力與山東魏橋敢於與中央級官辦企業「叫板」,其膽氣不在於自身,而在背後的地方政府。抗衡央企壟斷,地方實力派值得期待。
2012年5月22日

人人都罵伯南克

FT中文網編輯盛立宇:伯南克近日成爲一場論戰的主角,卻是兩邊不討好——諾獎得主克魯格曼指責他掌管的美聯準救市不力,共和黨議員保羅則說美聯準已經印錢太多。
2012年5月13日

王亞偉的無奈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小舟:「中國第一基金經理」王亞偉最終還是要離開工作10多載的華夏基金,他的離職被稱爲中國基金業一個時代的結束。
2012年5月8日

中美穩定期更需經營

FT中文網撰稿人趙信:新一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進行之時,中美之間仍有分歧,但總體仍處在9•11之後的穩定期。但雙方仍要以謹慎、務實態度避免可能的惡化。
2012年5月3日

「官網第一股」的是與非

財經媒體人小舟:人民網上市首日受到市場熱捧,市值達到《紐約時報》總市值的1.6倍,投資者熱情背後的很大一個因素是它依附於人民日報社的官方背景。
2012年4月28日

FT中文網誠聘編輯助理

FT中文網誠聘全職編輯助理一名,工作地點爲FT倫敦總部。有意申請者,請在2011年6月30日之前把自薦信和簡歷寄往:[email protected]
2011年5月26日
關於《第一時間解讀》
對剛發生的重大新聞進行迅速、及時的分析和評論,由FT中文網評論員或特約評論員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