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十八屆四中全會

政法委不作爲「是對法治最大幫助」

以依法治國爲主題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落幕,引發各界對改革政法委系統的期待。蘇州大學法學教授周永坤認爲,如政法委繼續存在,司法獨立就很難實現。

十八屆四中全會今日閉幕,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與過去幾屆四中全會討論「黨的建設」主題不同,本次四中全會首次將「依法治國」作爲主題,這也意味著「依法治國」至少在字面上上升爲執政黨的意志,中國的法治界對執政黨將如何「依法治國」充滿期待。

但對於日前中國媒體報導的將啓動政法委系統改革的訊息,包括「省級政法委書記不兼任公安廳局長」、「總書記直接聽取彙報」等調整,《決定》中並沒有明顯提及,僅僅談到「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教授周永坤對中國法治建設有長期的研究,並曾撰文討論過政法委系統的存廢問題。他坦言,希望此次會議能「好好討論依法治國問題」,但對於目前釋放的改革信號,他保持謹慎樂觀,也表達了擔憂。他認爲,只要政法委繼續存在,法院獨立就很難實現。

您已閱讀26%(371字),剩餘74%(10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