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四中全會

中國政法委的歷史與演變

蘇州大學法學教授周永坤:從最初的智庫型機構,到權力干預司法的重要機構,黨政不分的中國政法委體系是文革式一元化體制的唯一遺存,其改革和存廢也爭論多年。

【編者的話】以依法治國爲主題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引發中國各界關於政法系統改革的關注。本文爲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教授周永坤先生對中國政法委體系歷史沿革的研究,原發於《炎黃春秋》2012年第9期,如今讀來更有現實意義。經作者本人授權,FT中文網全文刊發,以饗讀者。

黨委政法委員會是公檢法三家的「黨內領導機構」,它已經存在了半個多世紀,應當將它放到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大背景下重新檢視,下面的檢視圍繞歷史作用、黨的領導的原則、法治原則、法治國家建設四個方面進行。

政法委的沿革

您已閱讀2%(233字),剩餘98%(101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