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第一時間解讀

黨政一體下的中國「兩會」

FT中文網言論編輯霍默靜:中共十八大之後,中國權力結構發生顯著調整,政府權力向執政黨收歸。今年「兩會」,無疑會因此帶上更強的「黨性」。

這個3月,沒有陽春,沒有花朵,只有霧霾,靜靜地懸浮在北京的地表,陪伴著今年的中國「兩會」。

「兩會」讓中國的政治生活及新聞月曆進入鋪天蓋地同質化又寡淡的半個月:中國政商學界各路精英齊聚北京,商討大到中國未來改革發展,小到中國百姓民生的議題。而這些討論,有多少成爲真正的立法並付諸實施,無論是參會者還是會議的緊密記錄者——媒體,都未必知曉。

如果說今年的「兩會」與往年有何不同,那就是,中共十八大後,中國高層的權力結構發生顯著變化,在執政黨和政府之間,權力明顯開始向前者傾斜,無疑會讓今年的「兩會」帶上更多的「黨性」。

您已閱讀16%(256字),剩餘84%(13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