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前不久印發了「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一步。而類似的話語也見諸習近平日前在中央黨校省部級領導人的講話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徵的價值體系。」據悉,東莞掃黃就是爲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共「24」字的核心價值觀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按照中共的說法,這個核心價值觀分爲三個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乃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則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這樣的文字表述對大多數中國人是耳熟能詳,卻多少有些不知所云。筆者先對這一官方表述做個簡單的平民化翻譯:從約束力來看,目標、取向和準則對人的要求有差別,準則最強,目標次之,取向最弱。具體到這一表述上,含義是不一樣的,國家層面是作爲價值目標來追求,社會層面是作爲一種價值取向來倡導,只有在個人層面,是作爲一種價值準則來遵守。所以這是通過對公民的要求實現國家層面的目標——公民要「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達到國家可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您已閱讀19%(532字),剩餘81%(233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