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解讀

中國必要時可對北韓半島施壓

中國亞非發展交流協會理事曹辛:如果金正恩走得過了,美韓就可能有藉口對北韓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使局勢變得無法控制。因此,中國當前需要同時給半島南北雙方施加壓力。

勿堵塞「階層塑化」之路

陶短房:北京超越紐約成爲全球「10億美元富豪之都」,發自肺腑感到高興的恐怕只有利益攸關的極少數人。在中國經濟成長進入「新常態」之際,對貧富分化加劇可能造成的社會衝擊,必須有清醒的認識並積極予以應對,最需要警惕的是切勿繼續堵塞「階層塑化」之路。

北韓
北韓氫彈試驗傳遞的三條資訊

中國亞非發展交流協會理事曹辛:北韓氫彈試驗聲明表明,它以美國「敵視北韓」爲幌子發展核武,對中國持既顧忌又不滿的態度,並準備在覈武之路上一條道走到黑。

中德特殊關係能走多遠?

FT中文網公共政策評論員劉波:歐洲大力發展對華關係並不意味著弱化對美關係,而是要強調自身價值,獲得鞏固對美關係的籌碼,並將自身樹立爲世界的重要一極。

不應止於默哀

FT中文網言論編輯霍默靜:中國官方輿論長期對民族問題諱莫如深,媒體集體失語,以致中國公衆對新疆問題無從瞭解。除了譴責和默哀,「兩會」還能爲昆明做些什麼?

黨政一體下的中國「兩會」

FT中文網言論編輯霍默靜:中共十八大之後,中國權力結構發生顯著調整,政府權力向執政黨收歸。今年「兩會」,無疑會因此帶上更強的「黨性」。

大部制
空泛的「大部制改革」是捨本逐末

FT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劉波:政府體制改革的「本」在於改變傳統的政府職能,增強公民社會對政府的監督,而至於採取「大部制」還是別的方式,只是「末」而已。

南海
中國需構建亞洲安全對話機制

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孫興傑:本次香格里拉對話,中國雖所派代表級別不夠,但仍成爲主角。長期而言,中國需要構建並主導類似於博鰲亞洲論壇的安全合作框架。

王亞偉
王亞偉的無奈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小舟:「中國第一基金經理」王亞偉最終還是要離開工作10多載的華夏基金,他的離職被稱爲中國基金業一個時代的結束。

經濟軟著陸是改革良機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吳錚:近期經濟運行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軟著陸的可能大大高於硬著陸。中國現在最需要的不是更快的經濟成長,而是高質量的成長。

打開國美后蓋

FT中文網資深產業評論員張春蔚: 未上市部分的國美,黃光裕想賣高價,陳曉想收低價,國美整體上市依然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