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南海

中國需構建亞洲安全對話機制

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孫興傑:本次香格里拉對話,中國雖所派代表級別不夠,但仍成爲主角。長期而言,中國需要構建並主導類似於博鰲亞洲論壇的安全合作框架。

6月3日,第11屆香格里拉對話在新加坡落下帷幕,美國、法國、澳洲、加拿大等國的防長與會,而中國只派出了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級別的官員與會。

即便如此,中國依然是此次論壇的主角,在亞洲安全機制供給不足的情況下,中國需要構建並主導類似於博鰲亞洲論壇的安全合作框架,從根本上逆轉在東亞安全議題方面的被動局面。

香格里拉對話機制源於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倡議,而肇始於新加坡的有力支持,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已成爲亞洲尤其是東亞地區最重要的安全對話平臺。與東亞的經濟合作機制類似,始於東南亞而推廣至整個東亞,東盟成爲東亞區域合作的創新源頭。

您已閱讀14%(261字),剩餘86%(16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第一時間解讀

對剛發生的重大新聞進行迅速、及時的分析和評論,由FT中文網評論員或特約評論員撰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