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貧富差距

勿堵塞「階層塑化」之路

陶短房:北京超越紐約成爲全球「10億美元富豪之都」,發自肺腑感到高興的恐怕只有利益攸關的極少數人。在中國經濟成長進入「新常態」之際,對貧富分化加劇可能造成的社會衝擊,必須有清醒的認識並積極予以應對,最需要警惕的是切勿繼續堵塞「階層塑化」之路。

2月24日,胡潤研究院公佈了一年一度的《胡潤全球富豪榜》,榜單顯示大中華地區以568比535首次超越美國,成爲世界上擁有10億美金富豪最多的國家,而中國北京則以100名10億美金富豪的驚人數據,成爲全球擁有10億美金富豪最多的「富豪之都」,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2人之多。

對於大多數普通中國人而言,這樣一份榜單充其量只能增添一些網路互動或家長裏短的談資,說到底,身邊有再多富豪,也終究是他人之富貴。

有「貝」之「財」其實也和無「貝」之「才」彷彿,是一個非恆定的變數,理論上並不存在如南朝時謝靈運所言「總共只有十鬥,曹植一人壟斷其中80%」這類事,就算初始計量時誠然只有十鬥,這個總量也無時無刻不在增減變化中。倘若特定地域內財富總量上升迅猛,富豪數量的增多、其財富的膨脹便不會激化太多麻煩,畢竟你在「錢生錢」,我也同樣在水漲船高。倘並非如此,則社會矛盾就很容易被激化,仇富情緒也容易得到更多共鳴和響應,畢竟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很容易將富豪們財富的增加,解讀爲本應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被「爲富不仁」者攘奪了。

您已閱讀28%(446字),剩餘72%(11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