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21世紀資本論

市場經濟所得如何分配?

普林斯頓經濟學教授鄒至莊:關於經濟發展所得分配,庫茲涅茨與皮凱蒂觀點有何差異?隨著資本大量增加而報酬減少,資本家與勞工所得分配或趨於均等。

我在前一篇文章《市場經濟如何獲取發展動力?》討論了市場經濟發展的動力,說明能幹的企業家在適當的環境下利用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發展。當然,發展的速度還賴於該國的人力資源與經濟發展的程度。本文要討論的問題是在經濟發展中,所得分配的形成。認識了所得分配形成的因素, 我們便能瞭解在經濟發展後所得分配是否會趨於均等以及分配均等是否對社會有利。

從經濟學而言,要明白所得分配是很簡單的。所得只有分給兩種人, 資本家和勞工。每個資本家的所得是從他擁有的資本或資產而來。他的資本越多,所得越多。資本的報酬越高,他的所得也越高。資本的報酬是利潤和從不動產得到的收益,如房子的租金。與之對應,每個勞工的所得是從他的工資或勞力的報酬而來。工資或報酬越高,他的所得也越高。什麼決定資本和勞工的報酬呢?資本和勞工都是國民生產或國民所得的要素。當一個要素增加,另一個要素不變,第一個要素的報酬便會減少。這即是物以稀爲貴、物以多爲賤的例子。明白了上面說明的原則,我們便能瞭解所得分配的形成。

經濟學者對經濟發展後所得分配是否會趨於均等,一向有不同的意見。本文介紹兩位著名經濟學家的意見。第一位是西蒙.庫茲涅茨(Simon Kuznets),他在1950年代建議在發展初期所得分配會趨於不均等,到了後期便會趨於均等。 所謂庫茲涅茨曲線(Kuznets Curve)描述在發展初期所得分配不均會增加,而以後會降低。理由是在發展的初期,企業家有機會投資盈利,積累大量的資本,變得富有。同時勞力從農村移到城市工作,增加了勞力的供應。增加供應便會使工資降低,使企業家和勞工的所得分配變得不均等。到了發展後期,資本增加比勞力快,資本增加了,資本的報酬便會減少。資本家的所得減少,所得分配便趨於均等。

您已閱讀45%(725字),剩餘55%(8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