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國總理溫家寶抵達布魯塞爾出席第15屆歐盟峯會,此次訪問中的表現,將是溫家寶十年處理中歐關係的「收官」之作。訪問前,歐盟方面不出意外地再次以貿易糾紛問題上的妥協姿態營造友好氣氛,宣佈暫時擱置針對中興和華為的反補貼案件。雖然歐盟委員會堅稱這兩件事無關,但其中的默契不言自明。
不過中歐之間目前最引人關注的貿易爭端還是9月6日歐盟委員會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發起的反傾銷立案調查,因爲歐盟是中國光伏產品最大的出口市場,此案可以說直接關係中國光伏產業生死存亡。但考慮到9月初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時的「協商解決」表態,以及中歐雙方已經在幕後進行的靜悄悄交涉,此案最後也以妥協方式「大事化小」的幾率應該比較大。(但即使反傾銷糾紛化解,也不能因此而淡化中國光伏產業自身存在的嚴峻問題。)
也許「西線無戰事」,但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爭端卻呈現截然不同的面貌。光伏產品貿易問題上美國的態度遠比歐盟強硬,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就已經初步裁定了針對中國對美出口的光伏產品徵收反傾銷稅。而近期隨著美國大選形勢的白熱化,美國更是在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中向中國連連發難,9月19日宣佈就中國向汽車及汽車零組件出口的補貼提起申訴。美國今年短兵相接的競選態勢早已決定了歐巴馬政府不會對中國讓步,近期對「搖擺州」和製造業工人選民的爭奪會更加激烈。於是在中國的對外經貿摩擦方面,就呈現中歐之間「息兵罷戰」而中美之間「戰事」升級的情況。
您已閱讀42%(603字),剩餘58%(8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