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

國美
Lex專欄:國美的內部交易

獄中的黃光裕通過向國美出售個人所有的藝偉公司,將獲國美多數控股權。國美將可增加門店數量和營收,但15億美元的收購價未免太高。商業模式相似,有什麼必要支付溢價?

國美
分析:陳曉離職是誰的勝利?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陳曉離職,張大中履新,國美董事會之爭終告結束。順利交接之後,國美還將面臨7月份高階主管們股權兌現後的去留問題。

國美
Lex專欄:國美「休戰協議」並不牢靠

這只是一份反映意願總體趨同的諒解備忘錄,而非任何具有法律強制力的協議。交戰雙方仍有很大可能出現戰略分歧和加深怨恨。

國美
LEX專欄:國美僵局

國美週二的僵局,無論是董事會還是黃光裕都不滿意,最沮喪的也許要算管理層。只有陳曉選擇離開,才能真正實現和平。

國美
國美董事會的「幽靈」

FT亞洲版主編皮林:黃光裕入獄後,並沒有對國美撒手,而是開展了一系列爭奪控制權的活動,但這可不是常規的企業控制權爭奪戰。

國美
Lex專欄:國美紛爭有望收場嗎?

在下週的國美特別股東大會上,著眼長遠利益的股東應站在董事局一邊,反對黃光裕。這樣也許就能終結這場紛爭。

國美
五問貝恩資本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塵:如果9月28日黃光裕失意,國美可能一分爲二,先前國美蘇寧的雙寡頭格局可能重回三強爭雄的戰國時代。這是貝恩想要的結果麼?

國美
黃光裕威脅將終止與國美上市公司合作

正在服刑的國美創辦人威脅稱,如果股東大會支持陳曉,他可能取消自己的私人公司與國美上市公司間的商業協議。

杜鵑改判 放誰一馬?

在二審宣判中,中國前首富黃光裕14年刑期維持不變,而其妻杜鵑改判緩刑並被當庭釋放,因此可以參加下月國美電器一次關鍵的股東大會。這一改判有著很重的人爲「雕琢」痕跡。

國美
國美之爭關鍵在規則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國美控制權之爭,不管誰輸誰贏,都將寫下一個關於中國公司治理的經典案例。其中對規則的尊重,對社會和企業都將有著積極的借鑑作用。

國美
一場雙輸的對決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李德林:陳曉的背後站著貝恩,黃光裕先前的支持者華平投資此時坐山觀虎鬥。黃氏家族如果能除掉陳曉,未來還是要執行陳曉的五年計劃,否則就是拿機構當猴耍。

國美
國美的「囚徒困境」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馬光遠:國美創辦人黃光裕入獄已近兩年,但在由黃光裕家族主動發起的國美控制權爭奪戰中,身處「囚徒困境」的絕不僅僅是黃光裕。

國美
Lex專欄:黃光裕獄中「揮刀」

在被判入獄之前,黃光裕試圖攆走貝恩資本任命的董事。如今,身陷囹圄的他正設法挑動國美員工反對現任管理層。

黃光裕
「強弩」黃光裕?

FT中文網資深產業評論員張春蔚: 中國家電行業的龍爭虎鬥永遠精彩,這起管理層和大股東之間的博弈再次證明: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國美
國美糾紛突顯在華投資風險

中國最大電器零售商國美內部發生的又一場企業糾紛,將無情地提醒外國私人股本集團在中國投資將會面臨何種風險。

黃光裕
Lex專欄:黃光裕的惡作劇?

身陷囹圄的中國國美創辦人用自己的股份反對貝恩資本提名的國美董事重新當選,這令人遺憾。目前國美股價偏低,而黃光裕「惡作劇」的時間越久,要讓投資者回心轉意就越難。

國美
三年前與黃光裕的對話

FT中文網產經事務資深評論員張春蔚:2006年7月,國美和永樂併購案不久的一次採訪中,國美創辦人黃光裕和幾個沒有離場的記者有過一段閒散對話。黃光裕說:「時間就是金錢」,因爲人爭了半天,無非就是爲了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