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中國高峯論壇

修補中小企業「生命鏈」

隨著貨幣政策的持續收緊,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引起更多焦慮。如何使有限的資金流入高回報,效率高的產業中,提高資金使用率,纔是解決中小企業資金鍊問題的正道。

尋找中國改革的內生力量

在FT 2011年中國高峯論壇上,FT中文網總編輯張力奮強調,中國的動力來自對內生改革意志的認定,這種改革意志是當前中國最大的利好訊息。本次論壇正是對這一內生力量的探索。

財富管理:爲中國富人管帳

從萬元能成戶到百萬元不成戶,三十年間中國民間財富積累的同時,也催生了財富管理的巨大需求。FT 2011年度中國高峯論壇聚焦爲富人「管錢」的機會與風險。

潘幣發行人的危機觀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每一個聽說過潘幣的人都覺得很娛樂,可每一個拿到潘幣的人又覺得很歡樂。潘石屹手中的潘幣順應了「網意」。

「被改變」的企業家們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往往會遭遇政策和市場的不確定性。潘石屹、王長田、倪捷眼中的企業家精神和企業困境也各有異同。

歐債危機——人民幣契機?

FT中文網徐瑾:歐元區危機對中國衝擊幾何?中國是否應該救歐洲?人民幣國際化是否能從中獲益?FT中文網年會圓桌討論聚焦人民幣、美元和歐元熱點話題。

微網誌是一場革命嗎?

FT中文網編輯薛莉、實習生夏克餘:中國微網誌蓬勃興起。它能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嗎?或者它僅僅是一個被放大了功能的中性工具?

挑戰與超越:FT中文網聚焦中國變革

FT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劉波:FT中文網希望通過一場中國政府、企業界與學界的頂級盛會,來共同回顧與梳理一年來中國的腳步,尤其是,如何超越現狀,實現質的突破。

全球債務危機中的中國經濟

FT中文網財經評論員徐瑾:過度投資必然導致泡沫,過度舉債必然走向危機。從歐債危機到中國地方債隱憂,新一輪公共債務危機正在來襲。政府信用如何維繫?中國經濟能否繼續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