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ideas

科技,新的信仰?

「以前的人們要解決某個問題,會訴諸政策,而今天,人們開發一個app。」專欄作家Simon Kuper指出,在歐美,人們在柏林圍牆倒塌時的政治樂觀情緒令人難忘,而今天,人們則對政府無力解決諸多難題感到失望。取而代之的是科技樂觀主義,高科技行業的企業家們正在努力「重塑世界」。

50ideas
50 Ideas:無現金的未來

信用卡的普及和近場通訊的問世,使得人們對現金的依賴得越來越少。不過,雖然現金也許不再爲王,但它也不太可能完全消失。

50ideas
50 Ideas:人口變化前景

全球人口突破70億的同時,多數工業化國家和部分新興經濟體的出生率明顯下滑,而老年人口卻在迅速成長。這種變化既有風險,也有機遇。

50ideas
50 Ideas:廉價和免費資訊

社群媒體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導致大量廉價和免費的資訊被隨意使用。針對這種狀況,內容所有者正在嘗試新的商業模式,以吸引更多的付費用戶。

50ideas
50 Ideas:低技能勞動者

低技能勞動者受金融危機的打擊最爲嚴重。加強教育和技能培訓是解決問題之道。這一任務十分艱鉅,但正在緩慢取得進展。

50ideas
50 Ideas: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正嘗試運用商業創新和規律來應對貧困、氣候變化等挑戰,從而改變世界。它們的「首要目的是解決某種社會或環境方面的問題」。

50ideas
50 Ideas:駕駛的未來

汽車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但發達國家對汽車的看法也許已經發生了改變。技術進步將使未來的駕駛變得更輕鬆、更環保、更便捷。

50ideas
50 Ideas:流程創新

工業流程控制的歷史一直與電腦的演變聯繫在一起。上世紀60年代末,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設備問世,使用PLC能使生產精度比人類自己負責流程控制時提高很多倍。

50ideas
50 Ideas:外包/價值鏈解構

相較於21世紀頭十年的外包繁榮時期,國際供應鏈的很多基本要素現在基本上沒有發生變化,但卻注重於在更廣泛的市場上服務消費者。

50ideas
50 Ideas:集裝箱化與全球供應鏈

集裝箱化徹底改變了成品和半成品運輸業的面貌,船隻裝卸可在幾小時之內完成,而不再需要幾天甚至幾周時間。

50ideas
序言:工業流程

1913年亨利•福特引入第一條現代流水線,如今,工業工程師在努力降低福特流水線體系的不靈活性,最奪人眼球的便是3D列印的發明。

50ideas
50 Ideas: 版權和智慧財產

版權法和專利對一個蓬勃發展的知識經濟非常關鍵。隨著各國加大創新力度,它們都意識到從法律上保護智慧財產的重要性。

50ideas
50 Ideas:高產農業

綠色革命爲亞洲數百萬小農戶帶來了高產雜交種子和其他高科技、集約化種植技術。許多亞洲國家已由糧產量僅夠維持自身消費的國家,轉變爲糧產量有富餘的國家。

50ideas
50 Ideas:現代藥品與生物技術

大型藥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熱衷於收購生物技術企業,單克隆抗體和其他生物藥品爲製藥業注入了一針重要的「強心劑」。

50ideas
序言:做出巨大貢獻的製藥業

製藥業支撐了藥物的商業化,爲大幅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壽命做出了貢獻。但大型藥商也淪爲自身成功的犧牲品。

50ideas
50 Ideas:商學教育家和專業顧問

管理諮詢機構和商學院之間存在著交集。一些知名諮詢公司是由商學院教授創立,反過來,諮詢公司又是MBA課程畢業生的一大僱主。

50ideas
50 Ideas:領導文化

有遠見、有進取心、有魅力的企業領導人受到重視,但從外部委任的領導未必比內部提拔起來的表現好,隨著企業結構變化,將進一步重視以人爲本的管理以及領導品質

50ideas
50 Ideas:企業倫理與聲譽

企業領導人既要注重對利潤最大化的追求,又要注重做有道德、有原則生意的必要性。當然,問題是如何平衡好現代資本主義的這兩個基本要素。

50ideas
50 Ideas:戰略管理

戰略管理能讓企業在競爭中取勝並生存下來。但做好戰略管理並不容易。對該學科是否應該系統化和專業化,目前爭議也仍然很大。

50ideas
序言:管理重塑商業面貌

「管理」是過去150年裏最具革命性的商業觀念——只要管理人員能夠充分理解並運用它。但「管理」的概念也必須不斷重新定義,以應對新的組織架構挑戰。

50ideas
50 Ideas:創業家創投和私人股本

1946年,哈佛大學教授多里奧成立美國研究與發展公司。此舉爲風險投資和隨後出現的、規模更爲龐大的私人股本行業的專業化及成長鋪平了道路。

50ideas
50 Ideas:股東價值

傑克•韋爾奇稱股東價值爲「世界上最愚蠢的觀念」。然而,它卻一直是最有影響力的觀念之一,而且看起來可能會繼續保持影響力。

50ideas
50 Ideas: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過去30年最具影響力的公司運動之一。然而,多年的公司治理改革卻未能防止公司界反覆出現過分行爲、欺詐或財務危機。

50ideas
50 Ideas:布萊克-斯柯爾斯模型

布萊克-斯柯爾斯模型爲交易者比較期權價格提供了一種大致客觀的方法,但就在衍生品交易量暴漲時,該公式的重要性卻陷入激辯。

50ideas
50 Ideas:現代企業融資

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世界上誕生了證券化市場和高收益債券市場,改變了西方資本主義的面貌,企業可以更自由地舉債了。

50ideas
序言:金融創新

六年前,許多投資銀行家都會認爲,近年來最偉大的金融創新是債務抵押債券。現在,他們則更傾向於認爲,答案是自動取款機和網上銀行。

50ideas
50 Ideas:稅務優化

公司稅是跨國公司面臨的最大潛在成本之一,於是,它們紛紛力圖把利潤轉至低稅收國家。但在本次金融危機之後,這種做法引起了強烈的反彈。

50ideas
50 Ideas:航空運輸業

「航空運輸業」是評委會選出的「50個改變今日商業的觀念」之一。航空公司這些年來並沒有坐以待斃。它們進行了大量結構重組。無論能否盈利,大多數預測都認爲,航空運輸業的持續成長是不可阻擋的。

50ideas
50 Ideas:能源之源的變化

風能、太陽能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壯大突顯出能源供應的日益多元化。頁岩油氣繁榮的出現,則意味著化石燃料還遠不到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

50ideas
序言:人的力量推動消費行業迅猛發展

從以前到現在,察覺、希冀與購買的力量一直是人類心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商品製造商縱情發掘人的這種力量,從中大賺特賺。

50ideas
50 Ideas:品牌

品牌無處不在,品牌建設既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商業的一部分。對企業來說,通過打造品牌忠誠度來賺錢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

50ideas
50 Ideas:英語成爲通用語

從柏林到聖保羅,商務會議上的發言通常會用英語。英語對商業是如此重要,以至於會說英語的人的收入可比不會說英語的人多出許多。

50ideas
50 Ideas:教育擴張

高等教育的驚人擴張是過去100年左右時間裏世界上的最重要變化之一。1900年,全球僅有50萬名大學生;如今,這個數字是1億名。

50ideas
50 Ideas:新興經濟體與城市化

過去20年,新興市場的崛起深刻地改變了全球經濟。工業革命以來已主導全球兩個世紀之久的發達國家,正讓位於新的世界秩序。

50ideas
50 Ideas:放鬆監管

美國真正開始放鬆行業監管是在里根執政期間。美國率先放鬆對交通業的管理法規,接下來幾十年裏,政府對銀行、電信、能源和媒體的監管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50ideas
50 Ideas:瞄準「下十億客戶」

直到最近,人們還認爲全球窮人需要的是慷慨的援助。如今,窮人不再僅僅被視爲援助的被動接受者,他們還被視爲一個有意願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新客戶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