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

詠竹坊
投資者不滿出價過低 極氪私有化進程遇阻

該新能源車企至少有六名少數股東致函公司,稱提議的私有化價格過低。

阿根廷
米萊向阿根廷國有企業開刀

面對國會對私有化的抵制,阿根廷總統對國有企業發起全面改革,大幅削減成本。

詠竹坊
海通國際私有化 小股東如何抉擇?

海通國際獲母公司海通證券建議以協議安排方式私有化,且私有化價格有較高溢價。

詠竹坊
私募基金認定,退市後的愛點擊會更出彩

太盟投資集團和Oasis Management發起的要約價比現價高出了20%,給這家總部位於香港的數字行銷工具提供商定出6.4億美元的估值。

軟銀
軟銀高層重啓私有化討論

儘管執行了資產出售計劃,但與其持股公司的估值相比,軟銀1150億美元的股權估值仍存在折讓,這讓創辦人孫正義等軟銀高階主管不滿。

漢能
漢能薄膜發電將私有化 而後回內地重新上市

漢能集團子公司漢能移動能源發佈公告稱,將收購漢能薄膜發電3年前遭停牌的股票,私有化後擬回中國內地上市。

特斯拉
一股東敦促特斯拉不要私有化

凱瑟琳•伍德預測特斯拉的估值有望5年後達到每股700至4000美元,稱私有化將剝奪投資者參與其成功的機會。

特斯拉
馬斯克:沙烏地將爲特斯拉退市提供資金

特斯拉創辦人週一爲其私有化交易「資金已落實」的推特言論辯解,稱沙烏地主權財富基金多次表示有興趣出資。

特斯拉
誰會爲特斯拉的私有化提供資金?

特斯拉私有化計劃的細節尚未公佈,資金來源成關注焦點,英國《金融時報》對一些潛在的資金來源進行了分析。

特斯拉
特斯拉董事會稱私有化議題尚處起步階段

馬斯克聲稱只差一步就能完成買斷特斯拉股權的交易,而該公司董事會稱,由馬斯克將公司收歸私有的提案尚處於初步審議階段。

越南
越南計劃到2020年實現民營企業創造一半GDP

越南希望改善營商環境,進一步把民營部門打造成主要的經濟引擎,以便在未來數年維持強勁的經濟成長勢頭。

中國電信業私有化步伐依然太小

近日聯通引入民間資本的舉措,是至少10年來央企「混改」的最大動作,但外界懷疑此舉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聯通的國企屬性。

中概股

中概股
貝納影業退市在開曼引發訴訟

曾在美國上市的貝納影業,因私有化估值問題在開曼群島面臨法律糾紛。陷入類似爭議的公司,並非貝納一家。

社會

社會

中國投資者:希臘捧著金飯碗討飯

在一些中國投資者看來,希臘就像一個捧著金飯碗討飯的乞丐,該國如果退出歐元區、讓本幣貶值並推進基礎設施的私有化,將有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黃育川
中國國企改革難有實效

卡內基基金會黃育川:中國政府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國企的新戰略難以奏效,因爲簡單地向國企注入民間資產,而不變更實際控制人及其激勵機制,不太可能改變國企行爲。

中國發起第二輪國企私有化

地方政府債務正在推動中國新一輪私有化進程。但比起近20年前的私有化,這一次更難向投資者推銷。這是一場豪賭,如果地方政府不準備出讓企業控股權的話,投資者對「私人投資、政府控制」這種模式是否願意買賬?

私有化
公用事業私有化將造福亞洲

楊忠禮集團董事總經理楊肅斌:許多亞洲國家依靠國家補貼,提供價格低廉但質量也同樣低劣的公共服務,這種體系無疑是不可持續的。解決之道是引入民營競爭,建立透明、合理的監管框架。

戴爾
Lex專欄:私有的戴爾又能如何?

戴爾目前所有業務要麼在下滑,要麼面臨激烈競爭。人們不禁要問,在戴爾先生看來無法在公開市場上做成的事情,在公開市場之外又能有什麼作爲?

Lex專欄:分衆傳媒私有化

老闆江南春加入收購財團;收購報價爲預期每股收益的12倍;分衆享有近乎壟斷的市場地位,營收成長驚人且手握高額現金。這一切都令此收購案顯得合情合理。

Lex專欄:阿里巴巴股東的脫手良機

阿里巴巴集團擬以4年前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上市時的股價,向該公司少數股東購回股票,股東們應當利用這個機會脫手。

俄羅斯
FT社評:俄羅斯的私有化道路

俄羅斯重啓私有化改革,關鍵在於執行,同時應增強對財產權的保護。爲此,必須完善法律體系,切實打消投資者的顧慮。

吳敬璉傳:「放小」放出了大文章

《吳敬璉傳》連載之九:如何把整個國有經濟搞好:經濟學家馮蘭瑞、何偉、曉亮等提出,要點不在「抓大」,而在「放小」。吳敬璉很贊成這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