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

Lex專欄:阿里巴巴股東的脫手良機

阿里巴巴集團擬以4年前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上市時的股價,向該公司少數股東購回股票,股東們應當利用這個機會脫手。

對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Alibaba.com Ltd)的投資者來說,具有魔力的字眼便是「私有化」;持有該公司多數股權的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剛剛發出要約,擬以4年前首次公開發行(IPO)時的價格,向股東購回股票。股東們應當利用這個機會脫手。

對於出價購回其B2B網站27%的流通股,阿里巴巴集團提供的邏輯是:該網站正在轉變方向(從追逐客戶成長轉向銷售更多服務),這將影響盈利的可預測性。這還真不是鬧著玩的;阿里巴巴是在去年啓動戰略轉變的,自那以來,儘管利潤仍然可觀,但最近兩個季度均遜於預期,這在一定程度上可歸因於一項很有必要的行動:打擊欺詐活動,此舉的代價是損失了一些付費用戶,而阿里巴巴本來可向其推銷新服務。

身陷其中的投資者(阿里巴巴的股票已停牌近兩週,等待私有化訊息的公佈)得到了溢價45%的收購要約。這並不像阿里巴巴所稱的,足以讓投資者「變現回報」;若計入通膨因素,從上市持股至今的股東虧了13%。此外還存在「機會成本」的問題;阿里巴巴股價在過去一年幾乎減半,其表現遜於恆生指數近五分之二,遜於彭博(Bloomberg)網路股指數逾三分之一。

您已閱讀61%(485字),剩餘39%(3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