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川普徵歐盟稅與北韓海軍大事故

曹辛:對歐盟徵收高關稅可能是川普的威脅,但無論如何,歐盟想實現他們和美國零關稅的談判目標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海軍
南韓造船廠將如何「拯救」美國海軍?

美國認識到需要利用其亞洲盟友的造船專業知識來跟上中國海軍建設的步伐。川普可能願意將海軍艦艇的生產外包,這讓亞洲造船企業感到振奮。

德艦過臺海,「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

黃昆:從德國政府參加「印太部署」行動開始,對於德國軍艦是否穿越臺灣海峽的問題,德國聯邦政府和軍方總體上均表現出諱莫如深的態度。

俄羅斯
俄羅斯將在蘇丹建海軍基地

這將是俄在非洲的首個海軍基地,也是其在前蘇聯領土之外的第二個海軍設施。俄羅斯目前正尋求加強與非洲的貿易及防務關係。

國防
中國新型兩棲攻擊艦計劃浮出水面

招標檔案顯示,中國可能正在研製「076型」兩棲攻擊艦,該艦艇可能配備電磁彈射系統,幷包含有關無人戰鬥機的先進研發成果。

中國借海上閱兵展示海軍實力

中國將於週二舉行海上閱兵活動,此舉旨在向競爭對手展示海軍實力,與他國海軍建立友好關係,同時激發國內的愛國熱情。

中國軍艦受邀參加澳洲海軍演習

此舉表明澳中有望達成外交和解。堪培拉方面是在去年邀請中國參加卡卡杜軍演的,這一海軍演練涉及美國等27個國家。

中國海軍將在臺灣海峽舉行實彈演習

這將是2015年以來中國在這一水域進行的首次海軍軍事演習,專家稱此次演習將是對臺灣和美國發出的有力警告。

亞洲掀起水下軍備競賽

多國都在擴充潛艦數量,並尋求採購技術更加先進的潛艦。新加坡在舉行海事防務展之際,宣佈將添置兩艘潛艦。

美國海軍在南海做了什麼?

澳洲羅伊國際政策研究所葛瑞姆:美國驅逐艦近期在南海抵近中國人工島的做法,因其含混的措辭和並未完整披露的行動細節,引發諸多質疑與困惑。

亞洲

海軍
中國「藍水海軍」呼之欲出

在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出訪亞洲以強化「重返亞洲」戰略之際,中國海軍則在近期令其軍艦編隊接連開闢新航線。種種跡象顯示,中國正試圖建設一支能夠在遠海執行任務的藍水海軍,從而改變太平洋上的力量平衡。

軍事
中國海軍「回訪」美國專屬經濟區

美國太平洋司令洛克利爾證實了一名中國軍方代表在「香格里拉對話」高層防務論壇上透露的訊息,即中國海軍已開始對美國海軍進入中國海岸線外200海里的做法進行「回訪」。

十八大
中國要成爲「海洋強國」

胡錦濤將維護海洋權益和成爲海洋強國的目標納入中共「十八大」報告,這將加劇鄰國以及美國對於中國將如何處理多起領土糾紛的擔憂。

第三眼
中國走向海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海運佔了中國對外貿易的絕大部分。多年來是誰在維護中國海上生命線安全,爲改革開放保駕護航?美國海軍的作用不能忽視。

全球化:美國海軍的角色

「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羅伯特•卡普蘭:在西太平洋地區佔據支配地位的美國海軍,實際上在爲全球化護航。假如沒有了美國強大的軍事存在,中國可能會將南海國家「芬蘭化」。

軍事
中國航母「施琅」號

中國首艘航母所引起的關注範圍遠遠超越了中國。分析師表示,航母的投入使用,將讓中國朝掌握臺灣制空權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中國海軍駛向大洋

今年4月,中國海軍一支由護衛艦、驅逐艦和潛艦等10艘軍艦組成的編隊,穿過日本沖繩島和宮古島之間的海域,進入太平洋。2008年首支通過該海域的中國艦隊只有4艘軍艦。

中國走向海洋化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項目主管王雅平:2009年是中國走向海洋化的重要一年。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中美兩國在太平洋上的角力、中國在印度洋上的能源利益、和中國在南海的領土糾紛。

中國
中國經濟崛起催生藍水海軍

FT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昨日,中國海軍在青島慶祝成立60週年。千百年來,中國一直向內看。如今,擁有強大的海軍,是中國融入全球經濟難以避免的結果。這有風險,但也應受到歡迎。

中美
中美海軍接觸

上週日,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加里•拉夫黑德抵達中國,出席中國海軍成立60週年紀念活動,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上將對他表示熱烈歡迎。

無瑕號
分析:「無瑕號」事件

最近中國船隻與美國海軍監測船「無瑕號」在南海海域出現糾葛,不知不覺中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該地區正在醞釀的緊張局勢。

中國
分析:中美海上交鋒

上週,美國五角大廈指責中國船隻騷擾美國海軍監測船「無瑕號」時。中國軍方一位領導人則稱,美國是「惡人先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