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

全球化:美國海軍的角色

「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羅伯特•卡普蘭:在西太平洋地區佔據支配地位的美國海軍,實際上在爲全球化護航。假如沒有了美國強大的軍事存在,中國可能會將南海國家「芬蘭化」。

金融世界正受到股市震盪和債券收益率問題的困擾。但從長遠來看,真正舉足輕重的卻是美國軍艦的數量。幾十年來,亞洲一直處於全球經濟的中心,是因爲該地區的安全被視爲理所當然——而這全賴美國海軍和空軍在西太平洋地區佔據著支配地位。因爲90%的洲際商品貿易是走海路的,所以,在保護這些商品流通線路上做得比其他任何一個實體都多的美國海軍,實際上肩負著保護我們所知的全球化的責任。

但這種局面未必能持續下去。在里根主義盛行的上世紀80年代,美國海軍號稱擁有近600艘戰艦。90年代柏林圍牆倒塌後,這一數字銳減到350艘左右。目前,美國海軍擁有284艘戰艦。短期內,由於引進瀕海戰鬥艦,這個數字可能上升到313艘。但隨著時日推移,它可能減少到250艘左右,這是由於成本超支、國內債務有待解決以及本世紀20年代老化戰艦的退役。另一方面,去年出爐的四年一期的兩黨國防評估報告建議,美國應建設一支擁有346艘戰艦的海軍,以履行其全球責任。

美國海軍是擁有346艘戰艦、還是擁有250艘戰艦,這其中存在著天壤之別——那是一種世界秩序與另一種世界秩序的差別。

您已閱讀33%(462字),剩餘67%(9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