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

日本
更多日本企業關注地緣政治和經濟安全

隨著日本越來越受到美中緊張加劇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正在強化它們的情報收集工作,以提高風險管理能力。

過往災害經歷幫助日企應對疫情

面對自然災害,日本企業一直表現出靈活性和彈性。面對這場即將成爲全球流行病的疫情,這些品質將至關重要。

日本職場女性甩掉高跟鞋

#KuToo運動突顯了日本員工越來越敢於對各種職場問題發聲,反映出日本職場正經歷深刻變化,其背後原因之一是勞動力短缺。

南韓養老基金重審對日企投資

國民年金公團正在考慮是否應該退出其對75家日本公司總計11億美元的投資——如果相關公司被證明當年參與日本的戰爭努力。

受中國經濟放緩和貿易戰衝擊 日本企業盈利下滑

去年第三季度,日本企業利潤出現2011年福島地震和海嘯以來最大季度降幅。日本電產、松下等紛紛下調利潤預期。

日本冠軍企業的沒落之路

在舉國產業體制的幫助下,日本顯示器公司曾經意氣風發,但反覆出現資金短缺、執行長頻繁更換以及可能造成前後矛盾的戰略證明,穩定只是幻覺。

三井物產社長:鼓勵開拓精神

安永龍夫現在的任務是加速三井物產向非資源業務的轉型。他正推動創投和私人股本主題,並希望進軍新的業務。

日本「深夜食堂」面對用工荒難題

爲熬夜者提供安身之所的24小時家庭餐廳,由於勞動力短缺而陸續叫停夜間營業,這解答了日本經濟的一大謎團。

職場

職場
過勞死與日本加班文化

日本最大廣告公司一實習生因受不了長時間加班而自殺,這起事件觸痛公衆。專家認爲,日本法律和社會均需改變。

日本
日本政府發佈「過勞死」白皮書

該白皮書披露,五分之一的受訪企業員工加班時長達到危險地步,分析人士表示原因在於政府和企業對解決該問題不夠熱心。

日本廣告巨擘電通捲入造假醜聞

對數字廣告影響的細緻分析,使汽車製造商豐田質疑其長期使用的老牌廣告公司電通是否妥善投放了數字廣告。

廣告業
日本廣告業巨擘電通被爆過度收費

電通正在與100多位客戶舉行緊急會談,試圖儘可能地降低其數字媒體業務對豐田過度收費事件曝光帶來的不良影響。

FT社評:英國政府須就退歐消除企業擔心

日本呼籲英國保持單一市場準入也許只是個願望,但日方提出的問題對於英國企業同樣緊迫,這些問題將需要答案。

夏普
日本政府「企業救助戰略」引發爭議

夏普被出售給臺灣公司富士康,讓很多以爲日本政府會救助本國公司、阻止其被外資收購的想法都被證明是錯誤的。然而,政府救助和保護主義真的在日本終結了嗎?

最牛的縫紉機

當一些與日本同步崛起的大企業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像Juki這樣低調的企業撐起了日本經濟。Juki縫紉機業務提供了一個瞭解全球紡織業演變的視窗。

Lex專欄:中日企業海外撿便宜貨

在歐元等貨幣走軟之際,中國和日本企業成羣結隊地走出國門,實施併購。今年初中國海外併購勢頭比去年稍有放緩,但利潤飆升的日企顯得財大氣粗。

Lex
Lex專欄:贏得難看的卡西歐

短期而言,市場是選美比賽。長期而言,勝利屬於那些贏得難看的人。這種對比鮮明地體現在日本的消費電子業中。

孫正義
「攪局者」孫正義的美國賭局

FT專欄作家皮林:孫正義領導的軟銀曾成功打破了日本電信業的壟斷,如今他欲圖在美國重施顛覆戰略,以Sprint對抗行業巨擘,但撼動美國市場絕非易事。

日本丸紅的東南亞業務戰略藍圖

受日本在政經兩方面向東南亞國家傾斜影響,丸紅等日本企業開始拓展東南亞地區業務,特別是能源及基礎設施建設。

日本家族企業打破傳統

隨著家族關係日趨鬆散,日本家族企業很難找到合適的繼承人接班。新一代企業家則紛紛開始改革過時的經營方式,使傳統企業重新煥發生機。

松下
松下新總裁也要「炮打司令部」?

松下新總裁、擔負扭虧重任的津賀一宏的兩個最重要戰略,奇怪地讓人想起毛澤東的兩個口號:「炮打司令部」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日本高階主管走出去

FT專欄作家皮林:最近多家日本公司外籍CEO離任的事件,不應被解讀爲日本企業正從國際舞臺撤退。因爲,日本高階主管正在紛紛湧向海外。

中國吸引日本中小企業

日中商業關係不僅數量上在成長,廣度和深度上也在擴張。但更重要的轉變或許是,日本中小企業也越來越傾向於在中國建立業務。

日本
日本下坡路上的贏家

FT駐日本記者中本美智代:通過依賴核心優勢來開發增值產品,併爲這些產品找到新的銷售管道,一些日本企業在艱難的經濟狀況之下走向繁榮。

跨文化共事

跨國公司發現,要在亞洲培養全球領導者,只提供西方的標準領導力培訓是不夠的,還需要幫助亞洲員工提高跨文化溝通能力。

中國應該買日企

日本亞太政經調研中心理事長蔡成平:索尼集團前會長出井伸之正式加盟聯想集團,三洋白電業務出售給海爾,中國企業收購日本企業的春天到來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