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關係

南韓政治亂局破壞美國對抗中國的計劃

如果尹錫悅下臺而一位左翼總統上臺,可能會使美國阻止中國崛起爲軍事超級大國的努力複雜化。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韓關係有癥結需解開

曹辛:南韓社會在歷史觀和諸多涉及南韓生死存亡重大問題上的分裂,潛在而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對南韓的評估,制約中國對南韓政策的制定與實施。

Line Yahoo數據洩露引發日韓相互指責

日本官員稱,出於安全方面的原因,南韓Naver公司應該減持Line Yahoo股份。

債券
雙邊關係改善促使南韓在日發行武士債券

日本央行的鴿派貨幣政策推動了日元債務的發行。

日韓外交和解遠沒有看起來那麼穩固

日本可能需要在強迫勞動問題上表現出真正的同情心,才能與南韓建立持久的夥伴關係。

美日韓深化安全合作以增強對華威懾

作爲一項歷史性的三邊協議的一部分,美國、日本和南韓將建立一條領導人級別的三方熱線,並舉行年度軍事演習。

讓日韓深化安全聯繫,美國尋求在太平洋加強威懾

美國正推動本月的大衛營三邊峯會發表一份歷史性的聯合聲明。據四位知情人士透露,白宮希望拉近日韓這兩個太平洋盟友的關係。

韓日和解引起中國警覺

南韓和日本今年取得外交突破,並於本月簽署協議,將與美國共享有關北韓飛彈發射的實時資訊。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世界不只屬於大國

曹辛:國際舞臺的重要角色不再只是中美等大國了,中等發達國家正在崛起,並在國際外交舞臺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南韓抱怨與美國高科技貿易摩擦加劇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指責拜登在電動汽車補貼問題上的態度大轉變,警告稱這可能會破壞南韓對美國的信任。

日韓尋求重啓關係

美日韓可能在北約峯會期間舉行三方會議,日韓兩位新領導人將謀求改善兩國關係,但歷史爭端難以擱置。

供應鏈
南韓貿易官員:後疫情時代必須聚焦供應鏈韌性

南韓貿易官員呂翰九對FT表示,新冠疫情已迫使全球貿易政策發生「根本性轉變」,各國日益聚焦於供應鏈韌性和確保獲得下一代技術。

南韓
南韓一高爾夫球場禁止日本車入內

這家位於全羅北道的俱樂部稱,其停車設施將不對開著本田、豐田等車的人開放,以紀念抗擊日本佔領的南韓先輩。

東北亞
中國就緩和日韓關係進行斡旋

中國借召開中日韓三邊會談之機就緩和日韓關係進行斡旋,以推動東亞三大經濟體關於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談判。

南韓
文在寅緣何失去了朝核外交的主角地位?

孫興傑:文在寅近兩年的外交歷程高開低走,甚至瀕臨崩盤。南韓在東北亞外交中的主角角色是如何得而復失的呢?

接近與對話:韓日努力避免矛盾長期化

羅震:南韓對日韓會談、在今年內結束兩國矛盾的需求很迫切,這既是內外壓力使然,也是日本變相鼓勵的結果。

南韓就日本對韓貿易限制向世貿組織提起申訴

南韓已就日方貿易限制向世貿組織提起申訴。在先前的多起韓日貿易爭端裁決中,世貿組織分別做出了有利於其中一方的判決。

亞洲
美國對韓日裂痕表示震驚

五角大廈批評南韓決定廢止與日本的情報共享協定,警告稱,韓日兩國「針鋒相對」的政治爭端正在損害亞太安全。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東亞亂套了

曹辛:川普對同盟政策從多邊外交向雙邊外交的深刻轉變,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愈演愈烈,是東亞亂局的關鍵變數。

南韓廢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

南韓總統府表示,日本對南韓實施出口限制導致兩國安全合作環境發生「嚴重變化」,維持軍事情報共享協定已經不符合南韓的「國家利益」。

Lex專欄:匪夷所思的日韓貿易戰

鑑於日韓之間獨特的貿易格局,這場由戰時強徵勞工賠償問題引發的貿易糾紛甚至比美中之間的角力更加沒有意義。

南韓養老基金重審對日企投資

國民年金公團正在考慮是否應該退出其對75家日本公司總計11億美元的投資——如果相關公司被證明當年參與日本的戰爭努力。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東亞一片亂象,中國機會在望

曹辛:川普當前的東亞策略是壓中韓而寬朝日,這未必不是中國的機會,中國可以以反朝核爲切入點,拉住日本。

南韓人抵制日貨以宣洩對日不滿

南韓民衆抵制日貨的行動愈演愈烈,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日韓兩國之間的貿易緊張正在不斷升級。

面對日本的出口限制,南韓爲何能冷靜嚴肅應對?

羅震:日本對韓貿易限制政策看似僵硬難改,但並不「致命」,南韓也在「冷靜嚴肅應對」,謀求與日本外交解決。

日本擬從出口「白名單」中剔除南韓

日本不顧美國斡旋,仍然決定將南韓從其友好國家名單中刪除。作爲報復,首爾方面威脅要撕毀一項情報共享協議。

日韓貿易爭端給中國晶片業帶來機會

日本限制向南韓出口關鍵半導體材料,可能掐住南韓電子業的命脈,但知情人士稱,已有南韓企業開始測試中國的替代產品。

貿易戰
日韓貿易戰的背後:全球電子產業鏈的新秩序

沈榮欽:不論是美中貿易戰或日韓貿易戰,都將使得全球電子產業鏈逐漸脫鉤,未來會以「鬆散連結」共存,整合變得困難。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美日韓同盟合作架構基礎正趨向瓦解

曹辛:川普的外交指導思想和實踐讓美國與東亞盟友之間的外交走入了新時代,多邊合作結構的基礎將趨於瓦解。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美朝新一輪無核化磋商攪動東北亞一汪池水

曹辛:上週世界輿論焦點是美國爲即將開始的新一輪美朝無核化磋商展開的資訊戰,以及日韓關係的持續對立和緊張。

貿易
李克強呼籲中日韓堅定維護多邊自由貿易體系

在日中韓政府領導人會議後,李克強呼籲日韓領導人團結起來維護國際貿易體系,頂住來自美國總統川普的壓力。

東亞
川普的強硬促使中日韓走近彼此

川普強硬的外交路線使中日韓關係出現緩和,這讓美國更難以單獨爭取其中任何一國的讓步,而且還可能促成一項亞洲貿易協議。

慰安婦
日韓在慰安婦問題上再起爭執

儘管兩國在2015年就這個問題達成「最終和不可逆轉」的和解,但南韓女性家族部部長在聯合國再度用「性奴」一詞來描述慰安婦。

安倍晉三將出席平昌冬奧會

日本首相此舉表明,他不會因爲首爾在「慰安婦」問題上提出的進一步賠償和道歉要求而失和,但他將要求南韓遵守日韓和解協議。

慰安婦
南韓不尋求就韓日慰安婦協議重新展開談判

先前人們一直在猜測南韓可能會撕毀2015年韓日達成的這項協議。週二南韓外長表示,首爾方面將自己掏腰包幫助受害者。

南韓
韓日簽署軍事情報共享協定

該協定令南韓能夠受益於日本先進的情報收集設備,更好地應對北韓構成的威脅。但協定的簽署在南韓國內遭到強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