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產業省於本月初(7月1日)公佈,將氟聚醯亞胺、光阻劑及氟化氫出口到南韓,每次會需要經歷約90天的審查,並於7月4日開始實施。由於這三種材料對於製造半導體、手機螢幕與面板至關重要,其中南韓使用的氟聚醯胺和光刻膠有九成來自日本,訊息一出,震撼南韓各界,認爲日韓貿易戰正式開打。
日韓貿易戰可以視爲美中貿易戰下所衍生的產物。儘管日本官方並未在公開聲明中表明動機,但是根據官方對媒體所透露的訊息顯示,從去年以來,面對南韓對「徵用工」的訴訟、還有凍結日企在南韓的資產,此次出口審查乃日本所採取的「報復」行動。
日本在二戰時依據動員法對殖民地動員,產生了「徵用工」與「慰安婦」爭議,日本政府於1965年與南韓總統朴正熙簽訂《日韓請求權協定》,給予無償補助與低利貸款,以換取南韓政府放棄索賠權。因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把南韓最近的舉動視爲違反當年的協定,但南韓則表示該協定並未涉及個人精神求償問題,認爲日本的報復措施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協定,並一舉告上WTO,民間亦發起抵制日貨與東京奧運會的運動。
您已閱讀15%(446字),剩餘85%(24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