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鈔

貨幣
全球印鈔時代:錢,是如何印出來的?

徐瑾:印錢就是貨幣的擴張。法幣時代,錢更多不是央行印的,而是商業銀行創造的。按照貨幣內生觀點,不是存款創造貸款,而是貸款創造存款。

赤字貨幣化爭議下,警惕財富大轉移

徐瑾:財政貨幣赤字化,從理論到現實,對普通人意味著什麼?如果大規模推出,必然是新一輪財富大洗牌,帶來階層進一步分化。

貨幣
現代貨幣理論對Z世代構成嚴重威脅

溫斯頓:我感謝童貝里讓世界看到氣候變化的威脅。也許我可以在不必橫渡大西洋的情況下就另一個潛在威脅發出警報。

貨幣不緊,經濟不興

胡月曉:在既有的政策框架下,歐美貨幣當局都面臨通膨過低的問題,繼續走下去就不得不面臨兩個選擇:是推高通膨預期?還是再擴大貨幣寬鬆?

經濟
現代貨幣理論並非肆意印鈔的「免罪金牌」

戴維斯:當經濟接近充分就業時,投資者應該把現代貨幣理論視爲市場的危險信號。

「印鈔」式寬鬆能否救經濟?

徐瑾:降準效果不會很大,印鈔有效的前提,在於經濟自身的活力。基建與減稅的選擇題,則考驗政府的改革意志。

安倍連續執政背後的安倍經濟學成敗

邢予青:安倍經濟學給長期被通貨緊縮困擾的日本經濟,帶來了一系列積極變化;缺乏執政能力是日本在野黨的致命弱點。

印鈔
印鈔廠「錢途」未必佳

Lex專欄:世界最大的商業印鈔廠、擁有200年曆史的德納羅通過削減成本,才能維持與上年持平的營業利潤。這家英國公司面臨的問題是,德國和法國的同行擴大了生產,導致行業產能過剩。

開動印鈔機

FT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我青睞米爾頓•弗里德曼的「直升機撒錢」方案。是時候動用這種「核武器」了,不然結果可能會是「失去的十年」。

歐元區
印鈔還債如何?

FT專欄作家普倫德:日本的通縮已根深蒂固,但該國保留了一個願意且能夠印鈔的央行。近20年來,日本國債收益率一直維持在極低的水準上。

政府應「從容趕急」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目前人們認爲,西方政策制定者們應儘快收緊財政,以期對經濟產生擴張性效應。但我對這一觀點深表懷疑。政府應該從容趕急,倉促行動會讓人後悔。

印鈔
歐美印鈔後果

FT專欄作家吉蓮•邰蒂:目前,歐洲和美國央行向貨幣市場注入了數額驚人的資金,但銀行業管道即使沒有破裂,也出現了嚴重堵塞。

分析:歐洲央行跟隨英美印鈔?

歐洲央行面臨的關鍵問題在於,是否效仿美聯準和英國央行採取定量寬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