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瘋漲,國家元首換人,一個新國家誕生,這三件事有何共同之處?答案是:這三件事對印鈔者而言都是好事。不巧的是,過去的一年裏沒有多少這樣的好事。因此,世界最大的商業印鈔廠——德納羅(De La Rue),在截至3月的一年中鈔票印量同比持平,導致營收下降8%。通過削減成本,這家200歲的企業才得以實現跟上年持平的營業利潤——6300萬英鎊。
即便如此,流通中現金的數量仍在成長。這一事實也證明,電子支付將抹掉人們對紙幣的需求這樣一種觀點是錯誤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過去十年來,流通中的現金數量在拉丁美洲和英國的複合年成長率分別高達16%和7%。全球每年印刷的1500億張鈔票中,有85%左右由國有印鈔廠印製。英國的德納羅、德國的捷德(Giesecke & Devrient)、法國的歐貝特(Oberthur),以及俄羅斯和美國一些規模較小的印鈔廠,則爭奪剩餘的份額。
德納羅面臨的問題是,德國和法國的同行都擴大了生產,這導致行業產能過剩,對價格構成了下行壓力。因此,德納羅只能靠削減固定成本和擠壓供應商,來維持營業利潤。該公司計劃在截至2014年3月的一年中,通過節約4000萬英鎊的成本,實現1億英鎊的營業利潤目標。不過,德納羅之所以制定這樣的利潤目標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它預計產量將會有所提高。德納羅將產量提高的希望寄託於這樣一種情況:央行低估了需求,不得不向商業印鈔廠下單,以填補鈔票供需缺口。德納羅年報公佈後,股價昨日下跌了2%。這意味著德納羅的股價與富時250指數(FTSE 250)的差距又拉大了一點。過去兩年中,該指數累計上漲了四分之一。而德納羅的股價自2010年來一直在下跌。股東們如今急需看到一點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