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印鈔

歐美印鈔後果

FT專欄作家吉蓮•邰蒂:目前,歐洲和美國央行向貨幣市場注入了數額驚人的資金,但銀行業管道即使沒有破裂,也出現了嚴重堵塞。

10年前,我是一名駐東京的記者,受命調查日式定量寬鬆政策的影響。當時,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正向貨幣市場注入數目無法估量的日元,政界人士則在逼迫日本各銀行放貸。

實際上,日本政府一度制定了指標,規定銀行應向優秀的小企業發放一定數額的貸款,以抵禦惡性信貸危機。

但在我調查了日本各銀行實際上的所作所為後,結果簡直有些可笑。在公開場合,銀行宣稱自己在向小企業放貸;而實際上,一些銀行不過是通過爲豐田(Toyota)的子公司提供貸款來完成指標。

您已閱讀14%(225字),剩餘86%(13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