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安倍經濟學

安倍連續執政背後的安倍經濟學成敗

邢予青:安倍經濟學給長期被通貨緊縮困擾的日本經濟,帶來了一系列積極變化;缺乏執政能力是日本在野黨的致命弱點。

日本衆議院選舉已經揭曉,聯合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民黨獲得了313個席位,超過衆議院2/3的議席。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則獲得了284個議席,遠遠超過了衆議院1/2的議席,確保了自民黨可以單獨主導國會運營的絕對穩定多數。自民黨和公民黨已經決定,由安倍在11月籌組新內閣。因此,安倍將連續第三次擔任日本首相,成爲戰後日本執政期最長的首相。安倍也可以實現他在東京2020年奧運會上,歡迎各國領導人和運動員的願望了。

安倍得以連續三次擔任日本首相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是安倍經濟學對穩定和恢復日本經濟成長的良好效果。安倍經濟學是安倍在2012年上臺後,實施的一系列推動日本經濟成長的政策總稱。它通常被簡單的概括爲三支箭。第一支箭是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第二支箭是靈活的財政政策,第三隻箭是推動經濟長期成長的結構改革。

安倍經濟學的實施,給長期被通貨緊縮困擾的日本經濟,帶來了一系列積極的變化。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成功的修正了全球金融危機後,日元對美元過度升值的狀態。讓日元從1美元兌換75日元的高位,貶到如今1美元兌換113日元的水準。日元大幅貶值,帶動了日本出口的成長。它對於日本經濟實現連續12個季度的成長,功不可沒。

您已閱讀26%(505字),剩餘74%(14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