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從學區房熱潮看階層固化:東京與北京的冰與火

徐瑾:學區房不僅是學票,更是階層晉升的入場券;誰也不甘心、也不敢在這場資產盛宴中置身事外。

有沒有聽過一句話,讀了很多書,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不少人總覺得不好理解,目前北京學區房的熱潮大概可以作爲現實版註腳,那就是上了北大清華,仍舊買不起北京學區房。

根據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數據,2017年3月北京房價已經連續17個月環比上漲,平均房價已經由5.25萬元/平,漲至2017年2月的6.07萬元/平,漲幅15.6%。其中,學區房更是搶眼,過去批判宇宙中心五道口學區房兩百萬太貴的看客腸子已經悔青,「15平方米的老房子,沒有上下水,沒有燃氣,總價170萬」已是老黃曆了,對比之下媒體報導了25萬一平米的學區房,一些高階學區房價格更高。比如金融街某小學,一位剛剛參加學區房大戰歸來的WeChat羣友表示自己出價50萬一平,結果直接出局。

您已閱讀8%(312字),剩餘92%(36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徐瑾經濟人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貨幣三部曲作者。FT中文網經濟主編,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 徐瑾近年出版《貨幣簡史》《徐瑾經濟學思維課》等書,連續入選「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白銀帝國》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英文版,獲《華爾街日報》《亞洲書評》等權威媒體好評推薦。 WeChat公衆號:重要的是經濟 讀者WeChat號:xujin2023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