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資產荒下,深港通意義幾何?

徐瑾:深港通到底能夠帶來多大好處?直接的經濟好處,目前看來可能很少。如果不算經濟賬,那麼政策賬如何看?

8月,立秋。海外往往是休假時間,中國市場也陷入某種停滯。深港通通過多少有些早於市場預期,可見爲了活躍市場,監管方也是用盡了洪荒之力。

「深港通相關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國務院已批准《深港通實施方案》。」中國總理李克強在2016年8月16日的表態,引發熱議。在各類題材推薦和一致看多之外,這一舉措可以真正帶來什麼?

首先,深港通到底能夠帶來多大好處?直接的經濟好處,目前看來可能很少。對比一下深港通的先行者滬港通,這一政策2014年4月正式批覆,於當年歲末開展交易。其時資本市場也是一片叫好,開通之後也一度帶來一波行情,上海股市指數兩個月內上漲超過兩成。滬港通之後指數提升,很大程度源自當時國家牛市氛圍,隨著指數走低,南北兩地資金也難有熱情。迄今接近兩年過去了,根據8月數據,滬股通可用餘額仍舊有一半,而港股通則尚有兩成,可見南下資金熱情明顯高於北上資金熱情,這也是人民幣資產回報率走低之下的必然情況。

您已閱讀25%(397字),剩餘75%(12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徐瑾經濟人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貨幣三部曲作者。FT中文網經濟主編,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 徐瑾近年出版《貨幣簡史》《徐瑾經濟學思維課》等書,連續入選「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白銀帝國》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英文版,獲《華爾街日報》《亞洲書評》等權威媒體好評推薦。 WeChat公衆號:重要的是經濟 讀者WeChat號:xujin2023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