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上海最嚴樓市調控背後的「資產荒」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上海樓市最嚴調控政策仍走入行政限制老路。爲什麼大家還在繼續選擇一線房地產?本質還是「資產荒」,各類風險坍塌之下,投資人的預期回報最終將面對經濟減速的衝擊。

如同核彈爆發前的沉寂期過去,上海醞釀已久的調控新政雷霆出臺,成爲一線城市中第一家,先前社群媒體的傳言成真。

3月25日,上海市發佈《關於進一步完善本市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檔案基本要點有三,首先是從嚴執行住房限購政策,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房繳納個稅或社保年限爲滿五年;其次是從緊實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二套普通房首付不低於五成,二套非普通首付不低於七成;最後則是嚴禁房地產企業和中介機構從事首付貸、過橋貸等場外配資金融業務。

這一條款被稱之爲出被成爲「史上最嚴厲調控」,在限制非本市戶籍購房條款方面,甚至高於北京。如何評價這一政策,或許歷史數據能夠給出更好答案。

您已閱讀13%(299字),剩餘87%(20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徐瑾經濟人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貨幣三部曲作者。FT中文網經濟主編,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 徐瑾近年出版《貨幣簡史》《徐瑾經濟學思維課》等書,連續入選「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白銀帝國》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英文版,獲《華爾街日報》《亞洲書評》等權威媒體好評推薦。 WeChat公衆號:重要的是經濟 讀者WeChat號:xujin2023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