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811匯改一週年:利大於弊,摸索前行

許思濤:外界認爲,「8•11」只是一次貶值現象。但在中國政策制定者看來,此舉意在開啓人民幣匯改的序幕。

【編者按】「811」匯改全球市場震動,一週年過去了,人民幣的故事並沒有結束。如何評價這一事件?中國對世界經濟影響有何變化?隨著人民幣正式加入SDR在即,經濟放緩下的貶值壓力也隨之加大。

匯率不僅是公衆熱點所在,也將是中國經濟與金融風險的關鍵點,FT中文網近期組織相關《人民幣》專題討論,彙集各方意見,以饗讀者。編輯事宜,聯繫[email protected]

2015年8月11日,中國央行修改人民幣中間價生成機制。在美元走強的背景下,人民幣貶值預期升溫,人民幣當日快速貶值近2%,全球金融市場爲之震動。迄今爲止,人民幣對美元已累計貶值約8%。而且,就在去年匯改之前,股市從6月中旬起持續暴跌,中國政府出手救市但並未取得預期成效,衝擊了市場對政府調控的信心。

您已閱讀14%(330字),剩餘86%(20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