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範圍內,世界經濟至今未脫離危機陰影,發達經濟體近期又在醞釀新一輪的貨幣寬鬆和經濟刺激計劃,而前期討論貨幣退出的聲音言猶在耳。中國經濟則自2012年進入「底部徘徊」階段以來,至今已歷時7年,筆者的2019年開啓漸離底部之旅預期,遠未得到市場主流認可。
貨幣不緊,經濟不興
就成熟市場而言,作爲發達經濟體,2008年危機後的經濟激勵政策主要圍繞貨幣政策展開。發達國家都是消費型經濟體,且其消費模式和金融密切相關,沒有金融支持消費成長就無法實現,沒有消費金融的支持,不僅耐消品,就是一般的稍微金額大點的支出,如需要3個月及以上的旅遊項目,也會受到影響。這是西方社會儲蓄率偏低的歷史現實,所決定的社會經濟特徵。金融是經濟的核心,同樣的說法在中外是不同的:西方金融體現在消費支持方面,中國金融體現在投資支持方面。
您已閱讀11%(352字),剩餘89%(28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