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

關於價值投資的四句話

梁宇峯:巴菲特財富遠超蒙格,但蒙格思想一點都不差於巴菲特。對於不少企業家來說,價值投資是一條可學習、可理解、可複製的道路。

投資
如果讓曾國藩管理國內投資

黃凡:誰是國內近代最出色的政治家?很多人會說曾國藩;巴菲特所要的「護城河」,與曾國藩要求湘軍挖壕溝其實都是同樣的「結硬寨」方法。

不要輕易浪費一場危機

周文淵:目前系統性風險釋放很難說接近尾聲,但在每一次系統性下跌後,權益市場將迎來較好配置時機,投資者不要浪費一次危機給予的長期投資機會。

價值型投資者和成長型投資者能彌合分歧嗎?

達莫達蘭:在如何看待年輕的成長型公司方面,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存在巨大分歧,一起來看看這些公司的共同點可以得到一些啓發。

價值投資需要與時俱進

伍治堅:縱觀過去100年,價值投資的定義始終未變。然而,由於時代的變遷,如何計算公司內在價值的方法也會隨之而發生改變。

投資
無法長期堅持,如何獲得好回報?

伍治堅:沒有什麼投資策略是能夠讓投資者每時每刻都賺錢。很多長期來看能夠獲得更好回報的投資策略,很可能連續3年甚至5年以上回報不佳。

股市
當前股市泡沫的祕密

在衆多股票市場估值指標的近期新高中,對於葛瑞姆鼓勵的批判性思維,投資者面臨著難得的實踐機會。

價值投資就是購買便宜的股票嗎?

伍治堅:從2007年起購買市淨率更低的公司無法爲投資者帶來更好的回報,而購買市淨率更高的公司反而回報更高,這是否表明價值投資已經過時?

股市
價值股反彈推動股市動態罕見變化

自新冠疫苗取得突破以來,過去一段時間表現不佳的價值股因對經濟週期高度敏感而受益,促成了價值和動量因子的罕見結合。

價值投資者如何在牛市中生存?

伍治堅:投資無法外包,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投資者,即使賺了錢也是純屬幸運,而這樣的投資方法顯然不可持續。

Lex專欄:價值投資還有希望嗎?

市場的普漲讓價值投資備受打擊。價值投資大師們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金融市場能夠恢復往昔的漲漲落落。

美股
新冠疫情下大牛市意味著什麼?

伍治堅:成長股對於價值股的領先表現,是否具有可持續性?以科技股爲代表的成長股,有沒有估值過高的風險?

如何通過基本面歸因做好投資

康水躍:基本面歸因之所以成立,背後是行業生命週期的力量。行業是有價值與成長之分的,但這種界定並非一成不變,背後是行業生命週期的演變。

價值型投資失去了魔力?

陳惠仁:以價值投資捕捉亞洲市場回報,效果往往令人失望。奉估值爲最大原則、死守舊有價值指標的做法已不合時宜。

貝塔
大部分「聰明貝塔」並不聰明

伍治堅:對「聰明貝塔」投資策略的研究,在近幾年有所進步。但問題在於,這種基於「數據挖掘」得出的投資結論,不太經得起現實的考驗。

投資
成功投資需要自制力

伍治堅:用賭博的心態去投資,往往也很容易得到賭徒的結果。想在股市中獲得好的投資回報,需要的耐心比常人想像的長很多。

股市
COVID-19疫情下的價值投資

伍治堅:股市是由人組成的,只要人性不變,投資者就有可能犯錯誤,因此也可能會爲價值投資者創造機會來獲取更高的投資回報。

價值型投資還有出頭之日嗎?

曾經讓凱恩斯和巴菲特在選股方面連連得手的投資策略,在金融危機後的量化寬鬆時代表現欠佳。新冠疫情加劇了痛苦。

巴菲特
巴菲特和博格爾的共通之處

伍治堅:巴菲特和博格爾的共通之處,恰恰在於巴菲特和蒙格反覆強調的投資原則:牢記自己的能力圈,即主動把人性中的驕傲和自大壓制下去。

投資
如何克服投資偏見?

伍治堅:人們普遍習慣於從自己親身經歷中總結投資規律,並假定這些規律能持續到未來,卻從未想過,自己是否只是「盲人摸象」中的盲人之一。

投資
選股:大勢已去?

伍治堅: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選股的遊戲規則和競爭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依靠傳統選股方法,戰勝市場的機率只會越來越小。

自下而上的價值投資最有成效

將風險控制置於首位遠遠比取得較高回報更重要,同時只有在效率較低的市場,纔可以帶來更優異的回報,且不依賴對於市場將來走向的預測。

量化投資趣談:巴菲特是價值投資者嗎?

夏春:巴菲特更偏好高質量股票和低風險股票,而不是價值型股票。他更多是一個質量投資者,而不是價值投資者。

股市
價值投資在A股市場是否適用?

侯延琨:散戶主導的A股與機構主導的發達國家市場有諸多差異。散戶大軍偏好高波動性和高風險股票,所以小盤股跑贏市場不足爲奇。

A股的「中國式」投資策略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周掌櫃:價值投資這樣在全球通行的投資理念,在中國被扭曲和修正,股市也成了辯證法絞殺的鬥場。本文通過對一系列投資經驗的梳理和總結,力圖直觀呈現「中國特色價值投資」的邏輯,給不同層次的市場參與者啓發與提醒。

中國A股也適用Smart Beta策略

無論MSCI明晟會否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中國滬深兩市都在越發國際化。道富環球投資發現,全球其他市場常見的一些行爲定勢在A股也存在,如價值效應、股息收益率效應等。

投資
巴菲特的「甜蜜投資」

FT美國副執行主編西爾弗曼:甜品行業是巴菲特的一大投資主題。甜品和香菸相似:製作成本低,容易讓人上癮,但甜品不會像菸草一樣引發政治牴觸。

凱恩斯
凱恩斯是投資「聖人」嗎?

FT專欄作家哈福德:創造了整個宏觀經濟學概念的凱恩斯,起初試圖把握商業週期,根據經濟趨勢的走向買入和拋出投資。然而即便是他自己,這種方法也未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