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資

如何克服投資偏見?

伍治堅:人們普遍習慣於從自己親身經歷中總結投資規律,並假定這些規律能持續到未來,卻從未想過,自己是否只是「盲人摸象」中的盲人之一。

1960年,民主黨參議員約翰•甘迺迪宣佈競選美國總統。要想成功贏下大選,甘迺迪需要首先拿下民主黨提名。當時在民主黨內,他的最大對手是另一位民主黨參議員休伯特•漢弗萊。爲了獲得黨內提名,兩人的團隊使出各種招數,增加自己在選民前的曝光率。

有一次,《時代》雜誌的記者Hugh Sidey採訪甘迺迪時問他:對於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你記得些什麼?【注:經濟大蕭條發生於1929~1939年,差不多處於甘迺迪10~20歲左右。】

甘迺迪回答道:「對於經濟大蕭條我懂得並不多。我們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庭之一。在經濟大蕭條期間我們住的房子更大,僕人更多,出遊更頻繁了。我唯一直接目睹的是我爸爸特意僱傭了更多的園丁,以給他們一口飯喫。後來我去哈佛大學唸書時,纔對經濟大蕭條有更深刻的瞭解。但是,我最擅長的經驗,是二戰。」

您已閱讀17%(343字),剩餘83%(16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