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

Lex專欄:價值投資還有希望嗎?

市場的普漲讓價值投資備受打擊。價值投資大師們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金融市場能夠恢復往昔的漲漲落落。

現代對沖基金大師面臨著兩個獨立而截然不同的問題。第一,資產價格不受經濟或商業基本面影響地持續上漲。如果一切都在上漲,那麼爲什麼還要向對沖基金支付高昂的管理費?第二,市場變得越來越「高效」。資訊與分析的爆炸式成長以及全球資產管理行業的龐大規模,使得超額回報難以持久。第一個問題理論上會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儘管不能確定這一過程要耗費多長時間。而第二個問題的不確定性則更大。

億萬富翁馬浩華(Howard Marks)和塞思•克拉爾曼(Seth Klarman)撰寫了長篇備忘錄,分享他們對價值投資似乎在崩潰的看法。克拉爾曼哀嘆央行的低利率政策導致投機性公司價值虛高。未來現金流的現值變得更高了。他寫道,股票相對於無風險證券的溢價(股東通常要求獲得這一溢價,作爲他們持有股票的回報)緩慢下降,就好像溫水中幸福的青蛙,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是被慢慢煮熟。

馬浩華指出,這種投資次文化在過去半個世紀裏發生了變化。在他開始職業生涯之時,財務和企業數據並不容易獲得,對資本回報率和自由現金流等概念的理解也「沒有得到普遍重視」。而現在,不僅數據和分析技術出現了爆炸式成長,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馬浩華本人等投資者也成了名人。

您已閱讀61%(511字),剩餘39%(32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