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文章檔案

川普
川普衝擊vs.中國衝擊:哪個更讓世界擔心?

夏春:加徵關稅無法縮小美國貿易逆差。相比加徵關稅,更令人擔心的是美國取消中國的PNTR地位。中國應以更大力度內部改革來迎接外部壓力。
2024年11月28日

感懷求學往事,展望經濟諾獎

夏春:原想簡單地預測一下今年諾獎得主,但動筆後難以忘懷的求學往事就洶湧而出,這些回憶貌似與預測無關,但你看完後就會發現學術發展總是密不可分的。
2024年10月13日

暗殺
暗殺成敗能否改變歷史進程?國家領導人能否影響經濟成長?

夏春:川普再次當選總統已經是大機率事件,暗殺本身應該不會影響他的政策,但他是否會改變美國的發展軌道,則極具懸念。
2024年7月22日

克魯格曼爲中國經濟把脈,究竟有沒有道理?

夏春:克魯格曼最近壓根沒有說過中國會在五年內遇到大麻煩,他是在2015年說的。不過事後來看,克魯格曼的這個預言是非常準確的。
2024年6月11日

房地產新政組合拳,能夠「四兩撥千斤」嗎?

夏春:即使沒有人口問題、三條紅線等這些問題,中國房地產市場也將迎來調整的時刻。經濟規律,無論起初看起來如何遙遠,終將有一天與我們面面相覷。
2024年5月22日

迷思與真相:西蒙斯的投資業績顯著好於巴菲特嗎?

夏春:關心西蒙斯的投資者,看過本文後是否已經破除了一些「迷思」?當然,這些都只是我閱讀完《征服市場的人》之後的一些心得。
2024年5月14日

我的精神導師,去天堂了

夏春:2002年諾獎獲得者丹尼爾•康納曼去世,他與特沃斯基提出的展望理論,很好的解釋了諸如人們在金融市場上看似無比愚蠢的交易行爲,以及奇怪的價格現象。
2024年3月28日

超大數據揭開A股99%股民長期虧錢的真相

夏春:A股要長期向好,需要在制度上進行全方位和大動作的改造。同時,我們必須把大數據展示的真相向投資者進行全方位普及。
2024年2月5日

中國經濟重現《繁花》似錦,需要三類新質生產力

夏春:經歷了兩輪經濟週期,我們有理由期待《繁花》再次盛開。此次的催化劑可能是中國積極參與到與全球南方國家的深度合作,及新質生產力的形成。
2024年1月18日

電商
東方甄選大戲暫停,呼籲重視「直播帶貨衝擊波」

夏春:我呼籲學者用現有的數據和成熟的方法,儘快研究「直播電商衝擊波」的影響力度和表現形式,並與監管者密切合作,制定出有利於大多數人的政策。
2023年12月19日

張五常教授的「再通膨」建議,爲什麼引來那麼多批評?

夏春:張五常撰文《從弗里德曼的消費函數理論看今天的經濟情況》,引發了廣泛的爭議,不少經濟學家參與討論,批評意見居多。我也來談談自己的理解。
2023年12月14日

美債
爲什麼「中國減持美債」的常見說法很不準確?

夏春:在美國國債價格大跌的背景下,準確理解中國外匯投資的行爲非常重要。對於大家投資美國國債或者其他美國債券基金,也會非常有啓發。
2023年11月23日

投資
禁止做空會刺激股價上漲嗎?

夏春:禁止做空的股市,要比允許做空的股市,長期表現更差。原因在於前者不能夠反映真實的多空博弈,股市只反映多頭的看法,泡沫的成分更大。
2023年11月6日

A股跌破3000點:去槓桿和國家隊救市的意外結果

夏春:A股要告別3000點保衛戰,政府正確的做法是完善上市、交易和退市制度後儘可能減少干預,讓A股儘快轉型成以「基本面」爲中心的市場。
2023年10月25日

投資
美債收益率飆升,債券配置正當時

夏春:綜合看,長債利率會維持高位,短債利率會回落,目前買入短債的安全性更高、利率更好、總回報更好,合適時間改配到股票市場也會更加靈活。
2023年10月22日

2023經濟學諾獎與女性經濟學家的崛起

夏春:高汀教授的一個重要發現是,現代職業裏,女性需要獲得比男性更長時間的教育才能取得相同的成就,但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2023年10月10日

2023年經濟學諾獎花落誰家?

夏春:經濟學裏夠資格獲獎的巨人很多,精準預測實在不易。下週名單揭曉,若是熟悉的領域,我會及時做出解讀,深入瞭解經濟學各個領域的前世今生。
2023年10月7日

量化高頻交易促進了市場流動性嗎?

夏春:現有交易制度鼓勵速度競爭,資本市場可套利的利潤將全部被高頻交易商拿走,只有修改交易制度鼓勵價格競爭,普通投資者才能享受到高頻交易的好處。
2023年9月12日

CPI走向通縮的背後,居民「超額儲蓄」爲何難轉化爲消費?

夏春:中國要想擴大內需,要擺脫CPI通縮,仍然要考慮對低收入羣體進行救助,不能指望超額儲蓄會自動轉化成內需。
2023年8月10日

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繁榮,放慢了美國衰退的到來

夏春:聚焦美國的家庭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他們的繁榮表現延遲了衰退的到來,但傳統智慧仍將戰勝「這次不一樣」,美國仍然無法逃避衰退。
2023年8月2日

日本經濟困境,是來自「資產負債表衰退」嗎?

夏春:本文通過對比辜朝明和其他名家對日本衰退的不同分析,加強我們對日本經濟的衰退根源的認識,並且看清楚中國經濟困境,找到解決之道。
2023年7月4日

高考
高考改變命運嗎?什麼決定未來的收入?

夏春:孩子的能力,除了個人努力,其實很多程度上來自於家庭。父母應該發現了,真正不能輸在起跑線的,並不是孩子們,而是他們自己。
2023年6月29日

全球人口減少背後:被忽視的和被反對的

夏春:在我設想的未來世界裏,機器人和人類能達到一個合理比例。且人類的基因是自私的,在負擔減少後,都天生願意複製甚至犧牲自己,完成基因的延續。
2023年6月25日

這些D開頭的單詞,帶你看懂中國經濟的困境與出路

夏春:只要能夠清楚看到困難所在,也就能找到出路,讓中國經濟恢復成長的勢頭。需要做出的改變,同樣可以用D開頭的單詞來概括。
2023年6月12日

投資
《漫長的季節》裏的投資智慧

夏春:我們的投資決策往往難以跳出過去成本的束縛,對明明知道失敗的項目,還會繼續往裏面砸錢,理性的做法是果斷退出,往前看,別回頭。
2023年5月23日

美元
「美元霸權」的另一面是什麼?

夏春:美元和美債享受著「過度權利」,其他貨幣要想擴大影響力和份額,同樣需要發展出貨幣可自由兌換,具備高競爭力的資本市場,且願意承擔「過度責任」。
2023年4月4日

銀行倒閉爲何反覆出現?對經濟的負面衝擊有多大?

夏春:本文聚焦美國的監管成敗與銀行危機,過去20年,中國同樣經歷了金融監管的起伏轉折,經驗與教訓數不勝數。
2023年3月16日

苟餘行之不迷,雖顛沛其何傷?

夏春:如果能夠從大局觀看待全球經濟和政治的運行之道,那麼在企業發展和投資策略上的方向感就會相對清晰。
2022年12月1日

疫情下全球勞動力短缺背後的異與同

夏春、鄭梅玫:對很多國家來說,儘管勞動力不斷返回市場,仍然面臨就業市場緊張和廣泛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令原本就粘性的通膨問題更加棘手。
2022年11月1日

薩默斯
薩默斯的兩大預測都對了,但千萬不要神化他

夏春:對宏觀經濟,資本市場來說,理解「長期停滯」和「嚴重通膨」兩大判斷之間的互動和演化具備非常重要的投資價值。
2022年6月22日

新加坡與香港的金融競爭:傳言與真相

吳沛哲,夏春:疫情爆發至今,新加坡製造業是唯一沒有出現負成長的行業。香港與新加坡在金融業的競爭上各有優勢,取長補短纔是發展的王道。
2022年5月26日

外貿
疫情對外貿企業的衝擊

羅維晗、夏春:過於嚴格的防疫政策會導致勞動力市場供需失衡,當前各國領導人應該放下矛盾,協調應對疫情與經濟的多重衝擊
2022年5月24日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經濟學思辨

夏春:市場經濟的形式和表現,要受到政府資源和能力的制約,而政府的作用和角色,也需要不斷變化和學習,以適應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要求。
2022年5月18日

投資
新冠確診預測模型與投資組合模型有何相似之處?

夏春:確診人數預測模型和證券投資組合模型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他們之間卻有一個至關重要但鮮爲人知的相似點,那就是對參數的高度敏感性。
2022年3月23日

美聯準
通膨猛於虎,美聯準首次加息決策爲何艱難?

夏春:在美國通膨繼續創新高,衰退風險越來越大時,美聯準未來該如何決策?經濟一旦陷入衰退,而通膨仍居高不下時,加息縮表該暫停還是繼續?
2022年3月16日

新公佈的投資、地產數據合理嗎?

胡煒礫、夏春:數據表明,中國經濟的的確確在復甦。雖然復甦纔剛剛開始,未來的節奏還不好說,但對復甦視而不見是沒有必要的。
2022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