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資

機器比風險投資家聰明嗎?

大多數風險投資公司尚未放棄人的經驗,但少數先行者即將全力投入量化交易。

英仕曼集團要求駐倫敦量化分析師每週在辦公室工作5天

由於業績不佳,英仕曼集團要求駐倫敦量化分析師在5月到7月底的三個月內每週在辦公室工作5天。

量化基金巨擘AQR稱其已「更加臣服於機器」

經過多年的懷疑,AQR聯合創辦人終於在制定投資策略時採用了人工智慧。

倍漾量化馮霽:不擁抱AI的量化基金經理將被市場淘汰

中國業績最佳的量化基金之一的創辦人暢聊其年輕的電腦科學家團隊如何利用機器學習顛覆這個行業。

量化對沖基金文藝復興在關稅動盪中損失慘重

文藝復興機構股票基金4月份下跌約8%,使該基金2025年的收益減少至4.4%。

AI加速時代下的量化基本面投資

高德祿:量化投資領域正站在變革的臨界點:曾經成本高昂的先進AI模型,正變得更高效、更低成本、更普及。這將重新定義我們如何識別和利用市場低效的方式。

對沖基金經理史蒂夫•科恩:深度求索的崛起對AI行業是利好

Point72創辦人表示,導致輝達市值蒸發近6000億美元的下跌是由錯誤資訊引發的。

迷思與真相:西蒙斯的投資業績顯著好於巴菲特嗎?

夏春:關心西蒙斯的投資者,看過本文後是否已經破除了一些「迷思」?當然,這些都只是我閱讀完《征服市場的人》之後的一些心得。

投資
雪球:誘人的金蘋果,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孟茹靜、臧雯璟:什麼是雪球?它對普通投資者是不是優質產品?雪球的集中敲入對市場有何影響?又和中國私募基金市場的「大地震」有何聯繫?

量化高頻交易促進了市場流動性嗎?

夏春:現有交易制度鼓勵速度競爭,資本市場可套利的利潤將全部被高頻交易商拿走,只有修改交易制度鼓勵價格競爭,普通投資者才能享受到高頻交易的好處。

目前經濟形勢下基金投資策略

王倩:當前股市、債市仍舊處於徘徊狀態,總體的價位程度並不顯著高。這適應了爲未來選股、選債的目標。中期立於成長,短期立於風險對沖。

量化基金押注 支撐美股反彈

依賴統計交易模型的投資者正在迅速解除做空頭寸。

量化對沖基金在2022年市場動盪期間大賺一筆

在經歷「死氣沉沉的十年」之後,使用功能強大的電腦運行其投資組合的對沖基金賺取了鉅額利潤。

投資
新冠確診預測模型與投資組合模型有何相似之處?

夏春:確診人數預測模型和證券投資組合模型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他們之間卻有一個至關重要但鮮爲人知的相似點,那就是對參數的高度敏感性。

大量散戶交易吸引量化基金進軍中國市場

更好的對沖工具、更便捷的投資管道和中國散戶投資者的大量交易,都吸引了量化基金進軍中國市場。

價值投資就是購買便宜的股票嗎?

伍治堅:從2007年起購買市淨率更低的公司無法爲投資者帶來更好的回報,而購買市淨率更高的公司反而回報更高,這是否表明價值投資已經過時?

量化投資慘淡的一年

許多受歡迎的量化投資策略都在苦苦掙扎,但我們如今在不同程度上都是量化分析師。

人工智慧如何找到最優秀的股票?

柴志傑、李偲:針對金融市場數據量有限性,在投資實踐中,目前一些比較成熟的技術已經可以在大多數情況下很有效地避免「過度擬合」問題。

貿易戰引發美股動盪 人腦表現勝算法一籌

傳統的選股基金經理近幾周表現好得異乎尋常,而機器驅動的「量化」基金連連失手,令人萌生人類投資者再度出頭的希望。

ROE
用量化投資「料理」巴菲特最愛的ROE

高子劍、張翔:把ROE比喻爲食材,巴菲特和量化投資者化身廚師。他們料理方式和最終的菜有何不同?這不是廚藝大賽,但您會更懂得如何品鑑量化投資宴席。

大數據——量化投資者在中國市場的淘金工具

中國股市是一個以散戶爲主的市場,對於熱衷使用數據的量化投資者來說,這裏就好比是一個巨大的遊樂場。

英仕曼
英仕曼集團將在中國推出量化對沖基金

作爲首批在華獲頒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牌照的國際投資公司之一,英仕曼推出的這款在岸基金將面向中國高淨值市場。

量化策略中的龜兔賽跑哲學

夏春:低波動率策略優勢可能會長期保持,對其成爲擁擠的交易從而使高回報消失或逆轉的擔心不會那麼容易實現。

量化投資——從西蒙斯談起

倫敦大學學院龔暉:當代的技術創新,大多源自跨越學科的資源整合,而非從無到有的發明創造。投資不是賭博而是博弈,關鍵在於如何將抽象的策略變成具體的數字。

量化投資「魔法公式」:結合巴菲特和索普的優勢

FT中文網撰稿人夏春:不掌握高頻交易技術、因子模型的投資者,是否仍有機會從巴菲特投資哲學和索普量化思想中學到一招半式?普通投資者也可受益的公式是什麼?

巴菲特
量化巴菲特

FT中文網撰稿人夏春:量化投資近幾年在中國成爲熱詞,每個投資者都希望能夠複製巴菲特式的神話,但用量化投資的方法,真的可以重現巴菲特的輝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