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

「馬習二會」與中國民主之漸進轉型

呂恆君:從「馬習二會」舉行模式與現場氣氛來看,北京並未從政治意涵對臺灣進行刻意矮化,反而與民間論調一致,展示出較爲真誠的溫暖意境。

馬英九大陸行程頗具匠心

葉勝舟:兩岸主流民意都要和平。「一個中國」是兩岸避免戰爭的定海神針,「九二共識」求同存異,給予兩岸足夠的原則性和靈活性。

「習馬二會」求同存異、各取所需

葉勝舟:習近平借與馬英九二會,基於中華民族利益提出「四個堅定」,對沖、對抗民進黨「臺獨」色彩最濃的「四個堅持」。

每週時事分析:馬英九開啓降低兩岸衝突之旅

曹辛:馬英九是應邀訪問大陸的,這意味著馬英九此次大陸之行開啓的是降低兩岸衝突之旅,無論對雙方都是如此。

臺灣「雙英」出訪的後勁

葉勝舟:今年臺海最大的變數或者說潛在的風險點還有兩個,都在民進黨方面,也都是圍著「大選」轉:第一、賴清德訪美;第二、民進黨選情。

一個中國:共識、分歧與底線

葉勝舟:馬英九首先堅持了民族大義;其次在大陸首次確認了兩岸分治但未分裂的事實;第三,在大陸維護了尊嚴;第四,擦亮了國民黨底色。

馬英九
馬英九的「一中之旅」

葉勝舟:馬英九用三個身份分別進行了家祭、黨祭、國祭,多次哽咽,幾度落淚,情真意切,觀者亦有共鳴。

馬英九
每週時事分析:他這一代國民黨人,可能政治上會有起色

曹辛:馬英九此次訪問不同於以往任何一任國民黨主席訪問大陸,他是公開以「中華民國」爲標誌和線索,進行此次訪問的。

臺灣
2020年臺灣選舉裏最美的「前總統」

呂恆君:一幅樸實無華,沒有任何特權與排場,甚至不吝以簡樸裝束遮掩個人風度的馬英九照片,令人感動。

臺灣
分析:蔡英文的「政治蜜月」不會太長

臺灣新總統5月20日宣誓就任後不會有太多時間慶賀,因爲她馬上要面臨種種嚴峻挑戰:兩岸關係的處理、經濟的重振、民進黨臺獨強硬派的壓力等等。

馬英九
臺灣世代變化對兩岸關係的挑戰

蔡英文高票當選突顯臺灣民衆身份認同的變化。中國要在周邊地區提高影響力,就需加強自己的「說服力」。吸引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年輕一代是一個關鍵任務。

臺北沒有景山—馬英九爲何失敗?

臺灣海西諮詢林正修:回眸細看走下頂峯的馬英九,無須感傷也不必悲觀。景山是明朝的終點,而臺灣馬英九與國民黨的失敗,並不會是藍軍的終結。

最後的中國國民黨人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蔣介石「反攻大陸、武裝統一中國夢」和馬英九「和平民主統一中國夢」都未做成。我們這些觀察者正目擊著最後的中國國民黨人作爲一個整體,辭別「政治人間」。百年中國國民黨正在寶島逝去,留下一個地道的臺灣國民黨。

2015年臺灣紀事

臺灣《新新聞》週刊總主筆顧爾德:2015年,臺灣上上下下處在一種詭譎的氛圍中:不管好壞,大家都在等著這一年趕快過完。民衆心頭都很篤定,2016年臺灣社會將走入一段與過去7、8年來完全不同的進程。

習馬會
「習馬會」暴露民進黨與美國裂痕

臺海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的首次會面,既創造了歷史,也暴露出美國政府與臺灣很可能產生的下一屆領導人之間的裂痕。美國表示,歡迎「臺海兩岸領導人的會面,以及近年兩岸關係出現的歷史性好轉」。

習近平
八十年代末的臺灣記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力奮: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歷史性握手,長達80秒。兩岸和平,行之艱難。八十年代末,我留學英國,臺海尙未正式接觸,與臺灣同學的情誼是難忘的一章。

「習馬會」如期舉行

週六下午,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舉行了臺海兩岸領導人之間的首次會晤。二人笑容滿面地出現在世界媒體面前,握手時間超過一分鐘。但從會晤後舉行的記者會看,沒什麼跡象顯示長期以來問題重重的兩岸關係取得了具體的進展。

習近平
FT社評:習近平會對臺灣選民作出讓步?

此次習馬會的最大問題,是習近平是否會爲了阻止支持臺灣獨立的民進黨上臺,而在強調和平與友好之外對臺灣選民擺出和解的姿態、乃至作出讓步。

「習馬會」意味著什麼?

本週即將啓動的「習馬會」,風險和成果也許不會如重慶談判那麼顯著,但仍可能意義重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通過與馬英九的會面,展示自己是一個富有遠見的政治家,爲了讓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找到新的立足點而敢於承擔風險。

臺灣
「習馬會」將鞏固「九二共識」

FT中文網撰稿人曹正仁:爲避免兩岸關係呈現螺旋衰退,也爲民進黨考慮接受「九二共識」提供誘因,海峽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舉行會晤的決定值得高度肯定。

政治
臺灣選舉拖累兩岸關係?

臺灣反對黨在地方選舉的大勝,給先前看似解決臺海兩岸政治紛爭的成功道路帶來了障礙。

社會

臺灣是面破碎的鏡子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鄭東陽:臺灣雖然沒有左翼政黨,卻在民粹化,而大陸因素讓民粹派看起來更有道德優勢。臺灣內部對任何公共政策都有分歧,不僅僅是兩岸議題。

馬英九否認落入大陸「陷阱」

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獨家採訪時,馬英九堅決否認自己落入了民進黨所說的中國大陸「以經濟利益換取政治讓步」的陷阱。他表示,在任期內不會開啓兩岸統一的談判。

臺灣
「跳板說」提振臺灣基金人氣

臺灣總統馬英九最近表示,希望使臺灣成爲進入中國大陸的跳板。爲了從臺灣領導人口中聽到這樣的話,臺灣大中華指數基金CEO錢皮恩等待了很長時間。

《我們臺灣這些年》出版背後

作者廖信忠在大陸出版暢銷書的經歷顯示,臺灣與大陸之間需要更多的對話,而目前儘管兩岸間關係有所緩和,但交流仍然侷限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