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現象

30歲裸辭脫下「長衫」有感:先要喫飽飯,再談其它的

說一:生活中的困難,不是非要去克服,試著去躲避是不是也可以?如果有可能,試試扔掉社會時鐘,自己來掐表。

自由派
自由派陣營也有領袖崇拜

加內什:近年佔上風的觀點是,只有保守派人士纔會沉迷於領袖崇拜,而自由派人士都依靠理性思維形成政治觀點。這是經不住事實檢驗的。

女性
中年人的慾望都市

邰蒂:《慾望都市》的作者在60歲之後又出新作《都市裏還有性嗎?》,講述中年女性的情感生活。

咖啡
15英鎊一杯的咖啡你喝嗎?

施裏姆斯利:高價咖啡是「咖啡勢利」的最新巔峯,但很難反對。如果你願意買,這是你的自由。我真正反對的是咖啡勢利正蔓延到日常生活。

誰能對金錢和名聲說不呢?

庫柏:如今,最好的生意是面向1%的精英階層銷售。於是,爲精英服務的名嘴應運而生,演講臺成了埋葬獨創思想的地方。

城市化
高城市化率與經濟發達並無必然聯繫

安邦諮詢:城市化率超過50%後,社會可能會進入風險高發期。中國需注意高城市化率風險,要注重城市發展內涵,避免在中國出現「貧窮的高城市化率」。

活在「中國式潛規則」

FT駐上海記者華德米爾:搬來中國後,我教孩子們的第一條規則就是綠燈不意味著「行」。綠燈亮時不要走,紅燈亮時也別停。我想我們都覺得這樣非常自由。

經濟政策的人性基礎

FT專欄作家沃爾夫:真正的人和富有遠見且理性的「經濟人」完全不同。我們感情充沛,不是精於計算的機器,理解這一點,對於政策制定者而言非常關鍵。

揮之不去的中國拜金主義

安邦諮詢首席研究員陳功:拜金主義在中國並非是偶然的、短暫的社會現象,而是有著深刻的社會內涵和社會背景。問題在於,能否和如何改變這一現象?

中國
一個中國棄嬰的童話

過去20年,超過11萬中國兒童被海外家庭收養。本文講述了一個離奇的故事:一個疾病纏身的中國棄嬰,被一對生活清貧、但虔信基督教的美國夫婦所收養。

文化
別拿基因論文化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王澤基和解青:把社會現象歸結爲「文化」問題的理論在報紙雜誌、暢銷書裏經常見到。然而,經濟學並不支持這樣的論斷。